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2016年启动于松江的G60科创走廊,经过7年建设、两次升级,已扩展至沪苏浙皖四省市九城市,并上升为“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规划”的组成部分。谈及高质量发展,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说,松江将坚持“四个放在”,强化“四大功能”,服务“五个中心”建设,按照“一高地、三生态”定位要求,进一步做实机制、放大效应、打响品牌,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10月12日,由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主办、上海耀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广联合会加强广播电视文艺创作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广联合会副会长田进出席并讲话。会议由中广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炜主持。
秋冬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近期,儿童支原体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有所上升。如何科学防治呼吸道传染病?日前,记者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徐保平、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任齐文升。
10月12日,“制造名城 幸福株洲”走进北大系列活动举行,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株洲市委、市政府重点打造、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排演的民族歌剧《英•雄》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上演。
随着社交媒体、短视频等的兴起,拍照打卡、制作Vlog进行分享等成为潮流,一些为了博取眼球、赚取流量的哗众取宠式的不文明行为逐渐多了起来,值得反思。
这几天,中秋国庆假期的悠闲渐渐消散,但不少人冰箱里家的后劲、爱的味道估计还要持续一段时间。“装不下,真的装不下了!”返程之际,关于后备箱的满、行李箱的沉,我们已经聊过很多次了。只不过,每每到了离别时分,总有一些瞬间在脑海停驻,总有一种情愫在心间流淌,让人情不自禁反复咀嚼、反复念叨。
“同呼吸同感受同梦想,同爱同在同分享……”过去这段时间里,如果你身处杭州,恐怕很难不被亚运会主题歌《同爱同在》的旋律所萦绕。地铁里、商场内,在东道主城市的大街小巷,都飘荡着悦耳的歌声。作为一名现场记者,对这几句脍炙人口的歌词或许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
假期中,上海35个重点商圈进店线下客流总量达3789万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长34.6%,比2019年同期增长19.8%。8天长假期间,上海共接待游客2129.67万人次,主要旅游景区景点累计接待游客925万人次,同比增长25%。数据显示,中秋国庆假期,上海文旅市场已基本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
区级财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双“第一”,如何做到?在9月底的“高质量发展在申城”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普陀区来到媒体面前,讲述了该区“打响‘中华武数’,绘就‘半马苏河’”的高质量发展故事。
10月9日上午,国家京剧院召开2023年度全国小剧场京剧“群英会”、“礼遇国粹”文创征集活动暨北京人民剧场焕新重张新闻发布会。
10月7日下午,2024年“欢乐春节”吉祥物发布会在北京举办。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局长、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政和作曲家、指挥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亲善大使谭盾共同发布2024年“欢乐春节”吉祥物,中央美术学院“欢乐春节”吉祥物的设计团队和西安曲江大唐不夜城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分别了介绍吉祥物设计和市场开发情况。
第七届中国戏曲文化周以“山水大戏 园博有约”为主题,于9月28日至10月4日,在北京推出梨园精品、梨园荟萃、梨园嘉年华三大板块活动。10月4日,作为主活动期间收官之夜的演出,《梨园盛世情——第七届中国戏曲文化周京津冀戏曲惠民演唱会》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精彩上演。
伏睡的唐代少女苏醒后不断发问,兵马俑诉说内心独白,男女俑互相倾慕表白,大花女俑生命的花期绽放,击鼓说唱俑诙谐表演,向往大唐的西域商人远眺长安……沉睡千年的俑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醒”来。9月26日至28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煤矿文工团联合出品的原创肢体戏剧《俑立千年》(又名《醒》),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剧场连演三场。这是双方自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后,打造的首部文物活化剧目。
近日,临沂大学—华东野战军总部旧址暨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临沂大学音乐学院原创混声合唱《沂蒙正红》受邀参加了“庆祝国庆74周年”演出,在国家大剧院上演。这场演出由指挥家谭利华执棒,北京交响乐团以其精湛的演奏技术与北京音协合唱团饱满深情的演唱,引起了关注。
郝维亚创作的科幻歌剧《七日》3日在京演出。《七日》于2021年在上海首演。在本次北京国际音乐节中,歌剧《七日》进行了全新的编排和创演,剧本内容、舞台呈现等各方面都进行了更高要求、更高水准的调整,与音乐节中同为科幻题材的海顿三幕歌剧《月亮的世界》遥相呼应。两场科幻题材的演出为北京国际音乐节增添了一抹极具“未来感”的色彩。
2023年3月,一支由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副教授文少卿带领、5名青年教师和11名学生组成的考古队抵达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南村,对革命烈士长眠地进行系统发掘和分子考古鉴定。6个月后推出的将科技考古应用于红色历史挖掘研究的成果展,再现了我党我军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革命场景,也彰显了复旦大学传承红色基因、坚持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
自贸试验区是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与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特区更多自上而下的“政策红利”相比,各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试制度、探新路、测风险,种好“试验田”,勇当“示范田”。
紧扣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海自贸试验区在金融要素市场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黄金国际板、原油期货、沪港通、沪伦通、债券通等相继推出,金融市场开放不断扩大,推动上海不断增强全球资源配置功能。
10年来,上海自贸试验区聚焦商事制度、贸易监管制度、金融开放创新制度、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等,率先打造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加快形成公平、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