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日本石川县1月1日发生7.6级地震。除降雨外,北陆地区余震不断。地震也导致当地核电站乏燃料池溢水、变压器漏油。虽然目前尚未证实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等重大事故,但有媒体指出,这次地震再次凸显了日本作为“地震多发国家”管理核电站的重要性。
1月7日晚,“龙马精神,诗酒年华”2024第十届中国诗歌春晚在京举办。晚会共分《梅报五福春》《诗酒趁年华》《远方醉未央》《龙马佑家国》四个部分,国家一级演员瞿弦和、张筠英、刘纪宏、栾姝玫等朗诵了精彩节目。
《年度报告》完成了“全球土地覆盖变化对碳损失和碳吸收的影响”“南北极与青藏高原冰雪变化及影响”和“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形势”3个专题报告,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等提供了数据与信息支撑。
来自沙特阿拉伯的“埃尔奥拉:阿拉伯半岛的奇迹绿洲”展将于2024年1月6日至3月22日在故宫博物院午门西雁翅楼展厅展出。本次展览由沙特阿拉伯埃尔奥拉皇家委员会和故宫博物院合作举办,法国埃尔奥拉发展署提供支持。展品总数230余件,以精彩纷呈的沉浸式观展体验,为观众展现埃尔奥拉壮丽的沙漠河谷绿洲景观和繁荣悠久的历史文化。
应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邀请,国家京剧院一行75人日前赴澳门开展“国家京剧院澳门演出”系列活动。该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主办,自2019年起已在澳门演出4次。
有句俗话说,“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对给孩子起名这件事很重视。但重视归重视,起个好名却非易事。诗经检索完毕,史记翻了个遍,甚至偶像剧、网络小说也来凑个数。既想与众不同,又不愿“为名所累”,不少父母纷纷转向一个新选择——四字姓名。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举行“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新闻发布会,多家大型保险机构相关负责人介绍保险业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助力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等情况,并展望新的一年如何继续答好保险业服务高质量发展这道题。
1月2日,2024年第一个工作日,有百年历史的复旦大学相辉堂内高朋满座,世界华人数学家联盟2023年会在此开幕。这场会聚了不同国籍肤色、跨越了老中青各年龄段的数学家和学者们的盛会,也迎来了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的出席并致辞。
活动现场,长沙市图书馆馆长王自洋详细介绍了推广计划内容。湖南图书馆、中南大学图书馆、湖南大学图书馆、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长沙学院图书馆、长沙图书馆将共同参与,为新区园区单位、企业、人才提供更加充实、更高质量的参考咨询服务。
2023年岁末,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关爱健康志愿服务项目”百场活动走进北京市西城区消防救援支队府右街特勤站,为这里的消防队员们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健康咨询和义诊活动。
城市治理中的暖心服务、精心打磨的优质剧本、国之重器的精湛工艺……过去一年,在各行各业,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助推着一个个“爆款”出圈。新的一年,上海将奋力打造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上市公司作为实体经济的基本盘和中国企业的优秀代表,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既契合高质量发展的要义,也是做好绿色金融这篇大文章的必然要求。逐步增长的数字说明,经过多年制度建设和监管推动,在证监会和交易所初步建立的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框架下,上市公司越来越关注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主动披露的意愿日益增强。
这并不是甲骨文第一次火出圈,一段时间以来,常人看来晦涩难懂、难以接近的甲骨文频频引发关注:从00后讲解员编排甲骨文形体舞,到演绎甲骨文的广播操在校园流行,再到甲骨文破译单字奖励10万元……究其原因:找到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互联网时代丰富的传播手段,让刻印着民族精神密码的古老文字,成了鲜活知识,满足了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离不开金融活水滋养广袤乡村。近年来,在政策引领下,结合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发展需要,金融机构不断加大服务力度、助力提升“造血”能力。金融支农惠农成效如何?形成哪些经验做法?
为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主题为“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2023年全国博物馆馆长论坛于12月22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出席论坛并作主旨发言。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陆进出席论坛。
12月25日,中国国家话剧院与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品、央视网联合出品的首部戏剧电影《抗战中的文艺》在北京中影国际影城党史馆CINITY影院正式发布。2022年,《抗战中的文艺》以话剧形式进行首演,此次“影视化”是拓宽话剧舞台边界的一次崭新尝试。
电影《烟火人间》今日宣布定档,将于1月13日全国院线上映。这是一部由509位普通人“共同主演”的电影。影片呈现了一幅背井离乡、奋力拼搏在社会生产一线的当代中国人群像:他们在田野上、在工厂里、在运输途中、在钢筋水泥间,体验着生命的酷暑与寒冬。地域和职业虽千差万别,但返乡团圆是他们共同的期待:唯有悲欢离合,值得年复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