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近日,中环联合认证中心与北京绿色交易所、宁波产权交易中心等联合在浙江省宁波市举办无废低碳产品认证发布及碳减排量交易发布会,两笔无废低碳产品(再生砖制品和再生骨料)碳减排量交易完成签约。这意味着,今后建筑垃圾回收处理后变成砖和骨料,不仅可以再利用,实现的碳减排量还能卖钱。
《人民日报》“和音”栏目推出“解码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文化基因”系列评论5篇,从今年以来大国外交现场出发,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为引领,阐释挖掘中国外交理念背后的深厚文化根源,展现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中国形象、中国作为。
一本科技期刊的质量如何,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是重要衡量指标。近日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4)》显示,2022年,中国科技期刊总被引频次达到1683,影响因子为1.048。2013年至2022年,这两个指标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8%,影响力逐年上升。
前不久,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发布公开信,提到学校将实行“作业熔断”,小学生至21:20、初中生至22:00、高中生至23:00仍未完成作业的,可及时就寝,第二天说明情况即可,无需补做。探索“作业熔断”,这并非首例。
近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负责人在2024中国物流企业家年会上表示,近年来我国社会物流成本稳步下降,预计2024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将降至14.1%左右,较2004年的21.3%大幅下降7.2个百分点。
干部考核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重要举措,也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促进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一直以来,上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不断改进考核工作理念,优化考核指标体系。最近,上海启动2024年度绩效考核工作,揭晓的年度“考卷”中,分类差异化设置指标权重的举措,受到了各区关注。
自2022年8月25日启动一期工程,上海至此已完成共计三期10公里的内环高架“年轻化”,不仅打造出城市交通更新的“样板桥”,也为后续上海乃至全国高架道路的更新建设开辟了一条“创新路”。
一个月内,6所沪上高校的书记、校长轮流开讲,为大学生们共上一堂“大思政课”——由上海市委宣传部与6所高校共同主办的2024年度“新时代的中国”国情教育系列讲座近日收官,听课人数累计达3.6万人次。系列讲座不仅在6所高校广大师生中引起积极反响,来自上海16个区融媒体中心的采编人员等也通过云课堂“蹭课”,线上线下联动分外活跃。
“中国大蒜威胁论”还在炮制当中,美英等部分西方媒体又盯上了新疆辣椒,污蔑它们是“强迫劳动”的产物。不仅如此,棉花、番茄,甚至电动汽车、太阳能组件、芯片和医疗器材等关键技术产品,都被强加莫须有的罪名,成为美国编造虚假闹剧的主角。谎言掩盖不了事实,更不可能成为真相。造谣带来的快感或许让美国欲罢不能,但最终只会让自己辣得满嘴冒火,丑态百出。
工业版人形机器人,精准识别到达装卸区的AGV小车,双手搬起最大负载15公斤的货箱,将其稳稳放置到物料架上;体积小巧的喷浆机器人,可自动定位导航,自动规划喷浆作业路径,一键全自动喷浆作业,井下喷浆速度大幅提升……今年8月举办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式国产机器人亮出“十八般武艺”,令人赞不绝口。
矿产资源作为“工业的粮食”,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物质基础之一。“此次‘大修’对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促进矿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可以满足市场各方需求,适逢其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郭焦锋说。
《中国能源报》记者注意到,近期交通运输部联合其他部门也接连发布相关支持政策,部署保障动力锂电池运输的相关方案与措施。业内人士认为,加快提升动力锂电池运输服务和安全保障能力,对降低运输成本、提升动力锂电池供应链韧性水平、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业内看来,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对电气设备企业提出安全、经济、智能、低碳等多维挑战,覆盖全方位、全流程的创新型解决方案将在“源网荷储”互动与协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助力高效建设新型电力系统。
什么是混合融资?在气候和绿色转型方面可以发挥哪些金融作用?“双碳”目标下,混合融资在我国实践应用方向是什么?业内指出,混合融资模式结合了公共部门、慈善机构、私营部门等带有支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资金,通过设计的风险分担机制优化投资项目的风险收益结构,凭借多元化资本支持、灵活的融资安排,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危机和推动能源转型必不可少的创新型金融工具。
俗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中国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不仅增加了外国朋友与中国“见面”的机会,更延长了与中国“相处”的时间。240小时、60个口岸、24个省份,一系列数字的变化,是中国向外国友人敞开的怀抱,也是中国与世界愈发紧密的联系,更彰显了中国扩大开放的决心。我们热忱欢迎更多外国朋友体验更广阔更深入的“China Travel”。
日益精密的监测强力支撑气象服务,为防灾减灾救灾筑牢第一道防线,为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美好生活提供精细服务保障,并为全球防灾减灾、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
这些年,在有力有效应对世纪疫情、全球经济衰退等多重严重冲击的斗争实践中,我国宏观调控经验更加丰富、体制更加完善、手段更加充足,确保了中国经济始终从容不迫、始终稳步前行。
国家统计局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4130亿斤,比上年增加222亿斤,增长1.6%。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在连续9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的基础上,首次突破1.4万亿斤,实现高位增产。
2024年11月5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期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拉开帷幕,共有15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加国家展和企业展。人民日报社充分发挥融媒体优势,通过多种形式的作品讲好进博故事,引发网友热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