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徽墨制作技艺复杂,一般要经历炼烟、选烟、和胶、捣杆、入模、压担、晾墨、修墨、打磨、描金等十几道工序。如今,在安徽省黄山市,一批徽墨的“守”艺人仍旧守护着“千锤万杵,一锭徽墨初始成”的制墨古法,用精湛的工艺传承着古老的文化,让徽墨在传承发展中熠熠生辉。
广大青年奉献基层、扎根一线,追求远大理想,深植家国情怀,传承奋斗担当,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接续奋斗、永久奋斗,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上天入海、探索宇宙……放眼神州大地,处处可见工程师们奋斗的身影,处处有他们智慧凝结的创新创造。工程师们坚定科技报国理念,接续奋斗,建设一项项精品工程,锻造一个个国之重器,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把实体经济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基,引导和支持传统产业加快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4月13日,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一周年,一年来已累计发送旅客70万人次,其中跨境旅行旅客覆盖87个国家和地区,达到18万余人次,列车始发正点率达100%、终到正点率达99%。一年来,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为国际旅客提供了安全便捷、温馨舒适的跨境运输服务,对于方便沿线民众出行,推动两国旅游等产业发展,促进两国人员往来和经贸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中关村展示中心常设展在北京重装亮相,将于近期对公众开放。展览集中展示了320多家在京科研机构、企业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商业航天、生命健康、合成生物制造等前沿科技领域的430多项技术、产品。其中,一些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对外发布或亮相的重大成果在此进行了集中展示。
2024年4月28日,“海上兰韵”第六届上海国际兰展在辰山植物园启幕,花展将持续至5月12日。据悉,本次兰展共展出200余种(含品种),2万余株兰花,其中,珍稀濒危种70余种100余株。
2024年4月27日,一群羊正在新疆阿勒泰市红墩镇中牧场觅食。据了解,阿勒泰是一个牧业大区,每年开春后,大批牲畜就要从冬牧场转往中牧场。目前,全地区700万头(只)牲畜已安全转至中牧场,将在中牧场停留45天左右再转往深山夏牧场。
4月25日上午,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在北京开幕。据了解,中关村论坛创办于2007年,以“创新与发展”为永久主题,已成功举办14届,是我国以开放姿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交流平台。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将于4月25日至29日举办,并首次启用了新会址——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
这是4月24日拍摄的中铁四局二公司承建的沪苏通铁路二期站前Ⅶ标沿线施工场面。目前,该标段所包括的正线及动车走行线和上海东动车所站前工程,已全面进入桥梁上部结构和路基主体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