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2024年7月11日是农历六月初六,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大寨村瑶族同胞欢庆传统“晒衣节”,当地瑶族同胞欢聚一堂,开展晒花衣、民俗巡游、长发梳妆、红瑶服饰制作工艺展示等民族特色活动,浓郁的红瑶风情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参与体验。
成昆铁路沙马拉达隧道、京广铁路衡广复线大瑶山隧道、西康铁路秦岭隧道、青藏铁路新关角隧道、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香港屯门至赤鱲角隧道、深圳地铁14号线、深中通道海底隧道、青岛胶州湾第二海底公路隧道……一项项隧道工程见证了我国建造技术发展进步,助力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变成现实。
近年来,广西各地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结合各地实际,将山歌、陀螺、芦笙、刺绣、竹竿舞等非遗文化引进中小学课堂,让学生在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的同时,接受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4年7月10日,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的卡哈洛金沙江特大桥建设现场,工人正在加紧进行大桥桥面吊装钢桁梁施工作业。大桥建成后,将连接四川沿江高速公路和云南大永高速公路,结束川滇两岸群众依靠渡船往来的历史。
2024年7月5日,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黑泉镇金河湾养殖产业园区内,新旺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的710亩小麦喜获丰收,一台台联合收割机穿梭往返,“吞”进沉甸甸的麦穗,“吐”出金灿灿的麦粒。田间地头呈现出“小麦覆陇黄”的壮阔场景,拉开了甘肃张掖57.18万亩小麦逐步开始收割的序幕。
7月4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上海开幕。本届大会的主题是“以共商促共享 以善治促善智”,主要包含会议论坛、展览展示、评奖赛事、智能体验4个板块,涵盖AI伦理治理、大模型、数据、算力、科学智能、新型工业化、自动驾驶、投融资、教育与人才等重点议题,全面体现AI向善、国际合作、共治共享的价值导向。
2024年7月2日,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塔里木河南岸防沙治沙区域,当地林业部门根据塔克拉玛干沙漠沙丘移动规律,在平整好的沙丘上铺设节水滴灌设施,种植罗布麻、梭梭等耐盐、耐旱植物,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度减缓荒漠化进程。
2024年7月3日,“雪龙2”号极地考察破冰船和自然资源部北海局“极地”号破冰调查船在青岛奥帆中心码头向公众开放参观,为公众提供近距离感受中国极地科考大国重器的难得机会。
7月2日至5日,以“开启数智新时代,共享数字新未来”为主题的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据了解,大会打造“1+6+3+N”活动框架,设置开幕式和主论坛、六大高层论坛,配套“数字经济体验周、数字之夜、成果发布会”三项品牌特色活动,组织多场论坛和系列活动。
2023年5月,在中国-中亚峰会期间,中国西北工业大学和哈萨克斯坦法拉比国立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建西北工业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分校于2023年10月正式启用。2024年6月,2023年入学的8名研究生已全部完成在哈萨克斯坦的学习任务,来到西安开启学习新阶段。据介绍,西工大哈萨克斯坦分校新学期招生工作已经启动。2024年9月,将有新一批青年步入校园,在互学互鉴中成为中哈交流的友好使者。
2024年7月2日,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大河乡段,蓝天白云下,巍峨壮丽的祁连山雪峰高耸、苍松翠柏矗立其间,绿草如茵、波光粼粼的黑河水环绕山间,构成一幅壮美与秀丽的山水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