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持续加强公共卫生、疾病防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眼下申城草长莺飞、百花争艳,在大好春光中觅一方公园草坪、搭一顶帐篷露营,成为不少市民心向往之的妙事。但是也出现了新问题,绿化管理部门接到大量关于“帐篷占地”的投诉,公园里有人“占完樱花树,又抢帐篷摊”,有的公园因为帐篷实在扎得太多,太煞风景了,影响其他游客的体验。
当前,各地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以新场景、新服务为特点的“新型消费”深受年轻人青睐,正释放出消费新活力。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提振消费信心”“创新消费场景”更是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词。
近日,工信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在2022年试点工作基础上,组织开展2023年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加快节能低碳、安全性好、性价比高的绿色建材推广应用。
“理性看待校外培训,理性选择培训机构,理性支付培训费用。”新学期开学之际,教育部、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出提示,提醒广大家长和学生在选择校外培训时“擦亮眼睛”,提高消费权利意识、消费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违规培训,共同营造放心、安心、舒心的校外培训消费环境。
我们需要倡导一个健康的职场环境,这不仅能让劳动者充分享受请假的权利,让健康的“请假观”如星火燎原般蔚然成风,更能让劳动者有更好的体力和精力投入工作,从而使得社会的运作效率得到更大程度地保障。
随着科技的发展,像人脸识别系统这种拥有强大数据处理功能,但涉及公众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的技术可能会越来越多。技术本身没有错,但是怎样使用这些技术却值得社会各界都深思。商家尤其要明白:经营者不能为了一时便利而为长期安全埋下隐患,更不能以维权之名行侵权之实。
与该班家委会一样,媒体还曾经报道过多起家委会以各种名义向家长摊派费用的案例,如广西柳州一家长反对凑钱给老师送礼被家委会要求退群、某校家委会“征得全体家长同意”代收8万多元班费等。
冷门专业频频出现在热搜上,报考人数却难升温。其原因离不开就业市场需求、行业发展环境等现实因素,和长期形成的专业认知偏差等主观因素的影响。种种方面导致下,冷门专业正面临人才青黄不接的窘境,一些专业甚至遭遇资源不足和发展空间受挤压的危机。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其他群体,既然有的事依靠人力已然无法改变,那么与其站在原地徒增无用的量变,不如四处转转,上香也好,拜佛也罢,当疲惫的心灵得到放松,质变或许会在悄然之中发生。
“学历贬值”、就业形势严峻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难题,但我们不能因为就业难就否定考研的价值。作为即将面临就业、考研还是考公问题的大学生,我们应该辩证看待不同选择的优缺点和意义,结合自身情况去做无愧于心的选择,而不是被社会裹挟着去选择“值得的选择”。
规定是死的,而人却是灵活的,光靠这冰冷的规定和严厉的执行手段,再好的初衷也照不亮学生的心灵。唯有恰当的管理手段和有温度的关心,才可能帮助祖国的花朵更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