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重庆市政府日前印发《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规划》提出,到“十四五”期末,文化强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软实力大幅度提升,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国际旅游枢纽城市建设全面推进,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加快建成。
据报道,马蜂窝、同程、途家等多家在线旅游平台的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今年清明节假期,本地休闲以及周边游的热度远超长线旅游,就近赏花成热门出行主题,各大景区和乡村旅游点也迎来了客流小高峰。
近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关于公布山西省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的通知》,太原古县城等15家单位入选首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静乐生活·不夜鹅城街区入选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创建单位。
徜徉坊巷间,领略“明清建筑博物馆”雕梁画栋的精美绝伦;实景体验“剧本杀”,解锁最潮新玩法;漫步南后街,欣赏精彩的街头艺人表演……厚重的文化、时尚的体验,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以下简称“三坊七巷”)每年吸引游客超千万人次。
近日,在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深入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 加快推动京西地区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来现余表示,要转化人文资源优势,推动京西文旅特色化精品化发展,充分发挥京西工业遗存、古道古村、门头沟小院等资源和品牌优势,打造满足市民文化旅游休闲消费的高品质空间。
在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会仙镇沐宦头村,春耕时节的农田灌满了水,宛如一片片镜子,镶嵌于群山怀抱之中,倒映着蓝天、白云、山峰、村庄,山水相连、天地一体,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田园画卷,成为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向往的网红打卡点。
近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淄博市各文化娱乐场所按下暂停键。在这一特殊时期,为丰富广大市民的居家生活,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坚持闭馆不闭展,线上推出“全景陶琉馆”,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在家“云旅游”。
清明小长假将至,正是踏青好时节。北京市文旅局推出16条“漫步北京—清明上河徒步游主题游”线路,在做好疫情严防严控的前提下,让市民和游客可以顺着一条条清澈的河流漫步北京。
3月,春风送暖,草长莺飞。和春天一起回归的还有各地绚烂的花海。一直以来,踏青赏花都是游客春季出游的重要主题,疫情之后,这一需求出现了哪些新的趋势?旅游企业赏花游产品如何做出不同?
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30日举行的2022年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5月19日是第十二个“中国旅游日”。文化和旅游部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继续开展2022年“中国旅游日”活动。
为打造非遗传播品牌,突出考古成果,彰显文化特色,今年甘肃省将力争把“战国豪车”打造成独特的秦文化和西戎文化标志性非遗文创产品,让“战国豪车”走进大景区和游客集散场所,为甘肃文化旅游代言。
为加快文化和旅游市场恢复,服务扩内需、促消费、稳增长,满足人民群众春季旅游需求,提振文旅行业和广大从业者信心,落实文旅惠民举措,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于日前策划推出了以“何止青绿 三秦飞花”为主题的春季旅游“春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