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张达路位于七里园街道白塔村邕河泄洪道以南,京宛大道以北。该区间道路由于缺少雨水管道,又因地势中间低、南北高,导致在汛期极易积水,给周边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6月以来,白塔村委在区城管局的全力指导和街道办的大力支持下,发动群众,筹措资金,在该路段修建了一条约300米长的雨水管道,彻底消除了汛期安全隐患。
自4月3日防汛抗旱总动员部署以来,塘南镇将防溺水防汛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抓实抓细,通过组织引领压实责任、人技协同精准防控、疏堵并举三大举措筑牢防汛防溺防护屏障。
近日,南阳市卧龙区光武街道人大工委组织辖区内的驻站代表开展企业走访活动,深入了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加强人大代表与企业的联系,为企业排忧解难,推动街道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日,南阳市宛城区金华镇携手区疾控中心走进徐堂村,开展“健康南阳行 大医献爱心”主题义诊活动,将优质医疗服务与文明理念送到群众家门口,用实际行动温暖民心。
随着暑期高温持续,南阳市宛城区仲景街道东关社区辖区内的白河沿岸成为居民消暑纳凉的热门地。为守护居民生命安全,连日来,东关社区组织工作人员与志愿者身穿醒目的红马甲,在白河沿线开展“护航暑期·守护平安”专项宣传活动,以实际行动构筑防溺水安全防线。
为全面升级辖区基础设施,切实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近日,南阳市卧龙区七一街道联合专业测绘团队与社区网格员,对辖区背街小巷展开全方位、精细化基础数据测量工作。通过获取“毫米级”精准数据,为老旧街区改造绘制科学规划蓝图。
7月3日,南阳市宛城区黄台岗司法所成功化解一起涉及6户村民与当地企业的土地租赁合同纠纷,通过“警司访+”机制的高效联动,避免了矛盾升级,维护了辖区稳定。
为破解农村资源分散、产业发展滞后等难题,朔城区下团堡乡紧扣“选育管用”后备力量全链条管理方式,积极探索“跨村联建”发展模式,通过组织联建、产业联动、治理联抓,推动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走出一条以强带弱、以大带小、抱团发展的新路径。
近年来,四川省岳池县在推动农业招商工作方面持续发力,通过“聚三力”策略,即落实责任促招引、靶向发力谋项目、强化服务优环境,有效促进了农业招商工作的深入开展,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近年来,四川省营山县以“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为重要抓手,通过创新机制、精准施策,在“建”“育”“用”三个方面下功夫,成功打造了一支讲政治、懂法律、善调解、会服务的基层法治骨干队伍。这支队伍成为推动基层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四川省大竹县创新推出劳动纠纷个人调解室模式,以“小切口”撬动劳动关系“大和谐”,探索形成了一套普适性强的基层治理经验,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进一步弘扬拥军优属优良传统,营造“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浓厚社会氛围,广东省蕉岭县文福镇近日开展2025年春季入伍新兵家庭光荣牌悬挂工作,为辖区光荣入伍的军人家庭送上荣誉与关怀。
今年以来,大同市平城区开源街道以“网格化摸排、分类化施救、动态化监管、温暖化帮扶”四化工作机制为核心,构建“底数清、救助准、监管严、服务暖”的全链条精准帮扶体系,推动社会救助从“粗放覆盖”迈向“精准滴灌”、从“政策落地”实现“精准赋能”。
6月19日一大早,韩城市西庄镇楼枝村文岭路旁,有着25年党龄的网格员卫忠前抡起镐头带领村民一起修复加固被收割机压出豁口的村道。这条曾经泥泞不堪的乡道,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见证了这座小山村从治理困难到善治典范的发展之路。
为维护社会治安持续稳定,木兰县公安局结合夏季社会治安形势特点,以实现“四个一批、六个严防、两个确保”为目标,扎实开展夏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行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近日,南阳市宛城区五里堡街道民政办对吕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开展全面安全检查,进一步强化养老机构安全管理,筑牢老年人生命财产安全防线。此次检查围绕消防安全、夏季食品用水安全与生产安全三大领域,对照标准细致核查,巩固前期安全管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