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
rmzk001@163.com
近日,2025“光影中国”影像采风行团队来到沈阳,探访沈阳故宫、沈阳方城文化旅游区、辽宁省博物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等文化地标,领略这座城市亦旧亦新的文化气质,聆听兼具温度与创意的文化语言,感受新时代东北亚中心城市沈阳的文化自信。

曾经的重工业基地沈阳,正以一场深刻的城市更新,从工业“锈带”向充满生机与韵味的“嗅带”华丽转身。日前,2025“光影中国”影像采风行团队来到沈阳,见证这里兼具烟火气、人情味、时尚风、国际范的新气质,感受这里不断攀升的吸引力。
9月4日晚,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南阳府衙夜经济集聚区华灯初上,古色古香的建筑群点亮五彩斑斓的灯光,与街巷间闪烁的霓虹交织缠绕,晕染出一幅古韵与现代交融的夜景画卷。
近年来,四川省大竹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紧抓西渝高铁重大项目建设契机,创新推行以工代赈促就业模式,聚焦务工组织、技能培训、权益保障三大核心精准施策,成功将国家重大工程转化为惠及本地群众的“富民工程”,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8月26日,第三届世界有机示范区大会暨第十二届大同·车河有机农业论坛开幕,来自全球的150余名有机农业专家相聚灵丘共商全域有机农业发展之路。近年来,灵丘县以人才战略为引擎,以车河论坛为载体,以科技小院为创新点,走出了一条“有机产业+人才集聚+科技创新”的特色振兴之路。

大同市云州区依托麻黄草、苦参、透骨草等特色资源,通过“企业主导技术支撑、村集体参与土地整合”的政企合作模式,在中草药规模化种植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不仅形成5000余亩多品种连片种植格局,更在改善局部区域土壤质量、遏制土地沙化的同时,让中草药成为农户家门口的“致富草”,不少参与种植的村民已提前尝到产业红利,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产业、生态、人才多重动能。

近日,南昌县莲塘街道积极响应南昌市“爱我英雄城 见我文明行”三年专项行动号召,全域动员、迅速部署,以“文明社区”建设为着力点,率先打响“楼道革命”专项整治攻坚战,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消除安全隐患,提升城市文明底色。

9月1日,上马街道邀请青岛农业大学专家教授团队,走进海东葡萄农业园开展“百名专家教授联百企”活动。本次专家团由园艺学院冷翔鹏教授带队,聚焦葡萄栽培关键技术难题,提供精准帮扶。
以国家战略需求、科技创新为牵引,古镇口融合创新区锚定未来产业新赛道、突破资源配置瓶颈、激活科教协同发展势能,精心构建起“教育先导、科技支撑、人才引领”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格局,形成科技赋能产业、政策保障创新、科教支撑发展的强大优势,在区域协同创新的浪潮中乘风破浪,为西海岸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为切实保障师生饮食安全,营造健康安全的校园周边环境,9月1日,卧龙区七一街道市场监管所积极行动,对辖区校园及周边食品经营场所开展专项食品安全检查行动。

近日,随着雁门关山地越野跑等一系列高频次、多样化体育赛事在忻州市代县成功举办,当地群众参赛热情持续高涨,全民健身热潮席卷县域。体育赛事“聚人气、提士气、扬名气、促经济”的多元功能激活了文旅、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开辟了县域经济转型与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大同市平城区新旺街道聚焦老城区人口密集、流动人口交织、“一老一小”服务需求突出的实际,以“三化”改革创新社会救助模式,在体量大、情况杂、期待高的挑战下,用心用情用力织密民生保障安全网,高质量完成社会救助各项工作任务,切实彰显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政治担当与民生温度。
近年来,四川省武胜县人社局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坚持精准招募、精细管理、精心培育、畅通渠道,引导鼓励优秀青年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和青春动能。
近日,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广安市、邻水县农业部门组织专家团队,对邻水县丰禾镇丰光村水稻百亩超高产攻关片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结果显示,该示范基地平均亩产达773.7公斤,最高亩产达817.6公斤,较当地上年平均亩产544.0公斤大幅提高42.2%,创川东丘陵地区水稻单产新高。
近日,四川达州东部经济开发区麻柳镇辣椒产业迎来丰收季。通过构建“育苗-种植-加工”一体化全产业链体系,今年全镇辣椒总采收量突破1000万斤,预计总产值达1800万元,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25%。产业辐射效应持续释放,带动广元、遂宁等周边地区协同发展,实现区域新增产值1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