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连日来,大江南北、关山内外,人潮涌动、车流如织。日趋完善的交通网络、多样丰富的交通工具、加速落地的智能应用、不断优化的服务流程,让更多人享受到平安、便捷、温馨的春运。新时代的春运图景里,寄托着奔向美好生活的幸福期盼,也映照出流动中国的满满活力。
目前,我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云南现有2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些保护区如何实现高水平保护,如何找到更好的绿色发展路径,记者进行了采访。
201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严静接触到了花样跳绳,节奏感强的音乐、翻飞的细绳、酷炫的动作……他被深深吸引。花样跳绳不仅锻炼效果强,对场地要求少,练起来更是玩法多样,“我想用一根跳绳,圆山里孩子的体育梦。”严静说。
2024—2025年冰雪季令人难忘。当“尔滨”遇上亚冬会,激情澎湃的冰雪盛会进一步巩固扩大“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成果;冰雪经济成为热词,国产冰雪装备制造不断提质升级;冰雪旅游成为拥抱冬天的方式,人们在晶莹剔透中寻找“诗和远方”,在冰天雪地里感受火热生活。
埃塞俄比亚政策研究所研究员、亚的斯亚贝巴大学教授德米西对记者表示,非洲大陆仍有70%以上人口缺乏可靠电力供应,这严重制约了工业化进程和民生改善。加快发展新能源既是解决非洲地区能源短缺问题的关键,也是非洲实现绿色转型的必由之路,这已成为整个非洲的共识。
为期5天的第三十届海湾食品展日前在阿联酋迪拜落幕。作为全球食品行业重要展会之一,本届海湾食品展以“食品行业的下一个前沿”为主题,吸引了129个国家和地区的5500余家企业参展,合作意向规模有望达200亿美元。众多中东国家食品企业集中参展,推出大批口味新颖、营养健康的新产品,希望不断开拓中国等海外市场。
“尽管气候条件较为严峻,但作物生长状况保持良好,我们对收成充满信心。”农场主福里笑着说,得益于中粮集团所属中粮国际有限公司在南非推出的自耕地业务一体化模式,即签约合作模式,农场引入了堆肥技术,减少了化肥的使用,提升了土壤健康水平,土壤保水、保温、透气、保肥的能力都显著提升。
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在粮食年产量首超1.4万亿斤的新起点上,如何保障粮食安全?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如何提升乡村规划建设水平、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如何促进“人、地、钱”等要素加速向乡村聚集?围绕热点问题,本报记者约请中央一号文件起草组成员进行解读。
从“子曰”“师云”,再到如今的“人机共生”,如何将AI技术科学融入教育教学和管理?怎样助力青年大学生更加主动地学、让教师更加创造性地教?记者走进多所高校,探访AI浪潮下的大学校园。
依托叶嘉莹诗教理念,近年来南开大学开展了诸多诗词教育创新活动,举办古典诗词赛事、服务乡村文化建设、开展海内外汉学家学术交流……从城市到乡村,从国内到海外,古典诗词持续升温,展现出蓬勃的时代活力。
有科学家说:“跳过一个高度,又有新的高度在等着你。”不断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把“有可能”变成“一定能”,继而赢得“无限可能”,我们就能始终走在时间前面,走在时代前列。
针对在落实为基层减负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河南省南阳市出台了“二十减”工作清单,根据当地实际、明确减负举措,持续用力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引导干部践行正确政绩观,更好激励担当作为。
自信是创新可贵的品质,今天,我国的科技创新有基础、有条件、有制度保障,不论是关键技术攻关还是科学前沿研究都大有可为。以创新自信叩响科技强国之门,我们定能在科技竞争中挺立潮头,加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
曾有科学家这么描述,“所有困难的问题,它的答案在更高的层次”。科学的众多实践也证明,有时候复杂问题的答案并不在问题本身,而在于如何看待和理解它。当我们面对科学难题一筹莫展时,不妨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去探索新的视角,或许就能获得新的启发乃至新的突破。
中央一号文件,承载亿万农民美好期盼。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十三个中央一号文件,传递了强农惠农富农的鲜明信号,描绘了2025年“三农”工作任务书、路线图。春到田间,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凝心聚力压茬干,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阔步向前,朝着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进。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守正创新、真抓实干,以更加精准的举措、更加务实的行动强农固本,朝着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