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日前,中国银行发布的董事会决议公告显示,该行通过了“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务工具发行额度和发行安排”有关议案,拟分批次发行减记型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务工具,发行规模不超过15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
广州市政府办公厅27日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在限购区域范围内,购买建筑面积120平方米以上(不含120平方米)住房,不纳入限购范围。
近年来西藏政府部门“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营商环境改善显著。会上发布的一项由742家企业参与的调查显示,企业对西藏自治区近3年营商环境变化感受明显,对西藏营商环境基本满意。
2023年,能源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其中新能源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超过34%;新型储能发展迅速,新增装机规模约2260万千瓦 4870万千瓦时;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5.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能源领域新发展持续为经济添活力、增动能。
中国进出口银行近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进出口银行外贸产业贷款余额3.24万亿元,同比增长13.06%,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领域。
2023年,我国普惠金融各领域贷款增长较快,截至2023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9.4万亿元,余额同比增长23.5%,增速比上年末低0.3个百分点,全年增加5.61万亿元,同比多增1.03万亿元。
近年来,随着国家医疗政策的改革以及国内企业在技术研发及产业应用方面的不断突破,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正进入黄金发展期,尤其是“走出去”战略令医疗器械产业插上了新的“翅膀”。
1月25日,工信部等九部门印发《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打造120个以上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培育60个以上数字化转型标杆工厂,形成一批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
2023年,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88%,持续创有统计以来新低。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将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记者24日从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获悉:印度尼西亚雅万高铁当天开通运营已满100天,累计发送旅客145万人次,单日上座率最高达99.6%,客流持续保持高位态势。
2023年度“双碳机场”评价结果日前发布,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16家机场获得2023年度“双碳机场”星级评价。至此,我国已有32家机场获得“双碳机场”星级评价。
2024年,全国税务系统将持续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稳步推进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推广应用,扩围上线全国统一的新电子税务局,深化拓展税收大数据应用,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