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好文荐读 > 正文

书籍驮着思想穿越沙漠

黄培昭    2025-04-23 08:01:09    人民日报

在埃及首都开罗,书店不仅是书籍的交易场所,还是城市的记忆褶皱和民族文化的载体。一家家书店像是一座座绿洲,滋养着无数寻求智慧与慰藉的灵魂。

尼罗河畔的马德布利书店门楣上,悬挂着褪色的阿拉伯语招牌,木质拱门下堆叠着泛黄的《一千零一夜》与阿拉伯哲学、历史典籍。书店负责人阿卜杜勒倚在柜台边,轻轻擦拭着造于1920年的铜制地球仪。“书籍是风,吹散沙尘后,沙漠下埋藏的绿洲才会显现。”他对笔者说。这里曾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纳吉布·马哈福兹最爱的角落,他当年常坐在书店二楼的雕花铁椅上,边喝薄荷茶,边构思“开罗三部曲”。

不远处的东方书店被负责人莱拉打造成了“未来与历史的对话场”。玻璃幕墙内,几何造型的书架交错如迷宫,智能电子屏与羊皮卷手抄本并列呈现。一群年轻人围坐在全息投影的“虚拟篝火”旁,讨论人工智能时代如何重读陶菲克·哈基姆的《灵魂归来》。莱拉用商业智慧守护理想,引入“书籍盲盒”,将尼罗河传说与科幻小说混搭;举办“沙漠朗读夜”,让贝都因歌者吟唱纪伯伦的诗篇《先知》。“纸质书是凝固的诗歌,电子书是流动的星河。但阅读的本质,始终是精神的共鸣。”她说。

在迪瓦书店,书籍为读者搭建了一座时空和心灵的栖息地。每日来此阅读的退休外交官伊赫桑头发已花白,他手捧一本夹着干枯茉莉花瓣的书说:“我年轻时用脚步丈量世界,如今在书中与医学家辩论医学,和天文学家花拉子米计算星辰——书籍让我‘活了一千种人生’。”刚从战火中的叙利亚逃至开罗的少女阿雅说,看到《纯真博物馆》阿拉伯语译本书页上交织的泪痕与咖啡渍,她相信了“美和痛可以同时被珍藏”。书架边,工程师哈蒂布正用3D打印笔复刻古埃及典籍《亡灵书》中的象形文字,他说:“技术解构了神秘,但书籍才能重构精神信仰。”

“电子浪潮冲不垮真正的书痴。”阿卜杜勒抚摸着斑驳的账本说。他曾拒绝电商平台的收购,坚持用骆驼运送书籍至沙漠村落:“有些贝都因牧民的帐篷里,唯一的家具是装满诗集的木箱。”他的坚持让人想起那些古老的书商,他们用骆驼驮着智慧穿越沙漠,将文明的星火播撒在人迹罕至的角落。

开罗一家家书店的坚守,亦是世界各地书店的缩影。从葡萄牙莱罗书店用哥特旋梯托起文学梦境,到上海思南书局让诗歌在穹顶下焕发古韵,书籍和书店不仅是纸页与墨迹的堆叠,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现实与梦想的桥梁,是人类对抗遗忘与虚无、在历史长河留痕的精神法宝。

“书籍是时间的骆驼,它驮着思想穿越沙漠,抵达永恒”“书是夜行者的灯塔,为灵魂点亮未知的疆域”……这些阿拉伯谚语,诠释了书籍的永恒价值,启迪着人们走进书店,在书页间找寻属于自己的精神栖息地。

 

《人民日报》(2025年04月23日 第 14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朝霞与天空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