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冬天是不冷的,因为心里装着热乎乎的事——宰猪过年。
“吱吱,吱——”,只要听到这样的叫声,我的心就热乎起来,拼命地往家跑。终于在第四次跑回家之后,看到了白白的泛着油光的猪肉,躺在我家屋地的笸箩里。妈妈满脸笑容,拿着菜刀左瞧右看,不知切哪里好,嘴里不停地说:“今年的猪真好,膘肥肉厚。”奶奶笑着说:“煮一锅肉,让孩子们过个富裕年!”
肉煮好了,摆在炕桌上,热气腾腾。我们兄妹几个围在桌旁,蘸着酱油,吃得津津有味。大家手上沾满油,脸上也油光闪闪,心里却满是喜悦。
长大后的冬天也是不冷的,因为心里装着热乎乎的事——考大学。
20世纪70年代的农村学校,窗户糊着粉连纸,地面铺着从地里挑来的黄土。屋顶椽子、檩子支撑着房盖,有几片瓦松动了,尘土时不时地落在脖颈和头上。教室里取暖的炉子是用黄土坯搭成的,铁皮烟囱穿过窗格子伸到外面。冬天柴火潮湿,常常点不着火,满屋子浓烟滚滚,熏得人睁不开眼,我们只能跑到外面读书、背单词。下午两点多,为了节省炉柴,大家靠着那点余温撑到放学。
就是在这样的教室里,走出了很多大学生。知识是火种,理想是火炬,既能照明又可取暖。
工作后的冬天还是不冷的,因为心里装着热乎乎的事——责任担当,挣钱养家。
“滴滴——”半夜12点,值班室的电话仍然此起彼伏地响起。“我家的暖水管漏水了”“西港路66号的下水管道堵了”“北环路中段一辆货车抛锚了”……火速行动,抢修救援。
最难忘记那个雪夜,我出差回来,打车回家。行至半路,师傅的对讲机响起,西南口高速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大量出租车分散人群。师傅把车停在路边,不好意思地问我:“先生,还有一里多路您就到了,可不可以……不收车费?”他的语气里满是歉意和期待。我下车,扫码付费,师傅一边不停地道歉,一边调转车头。看到出租车疾驰而去的背影,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月光如雪,雪光如银。在寒风中奔忙的人们,因为心里装着“小”家,所以不惧寒冷;在雪夜里疾行的人们,因为肩上扛着“大”家,所以内心充满温暖与力量。
现在的冬天是温暖的——生活如花,处处绽放美好。
昨天元旦我和孩子去了花市,那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绿叶浓翠欲滴,红花鲜艳如火。品种繁多,地域融合,有阳春白雪似娇贵的,也有下里巴人样普通的。我选了两盆,一盆仙客来,一盆长寿花。据说这两种花很好养,适合我这样的新手试水。
把新花放在家里花墙一隅,非常和谐喜庆。我要开启退休生活日记,尽管不会像老舍那样对养花的学问研究深广,见于笔端的文字清新有味,也不会像汪曾祺那样写出整本书来,供大家阅览,但是就如千万个退休人一样,养花读书,不为别的,只为心里有暖,生活有乐。
我养我的花,我写我的幸福,在平凡的日子里,总能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时光匆匆,像水流一般悄悄奔向生活的大海;岁月无声,却在寒冬里诉说着普通人的温暖故事;万籁俱寂,心底传来一阵又一阵欢快的轻响。(樊月辉)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