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北京激光加速创新中心——

研发一束造福群众的“光”

本报记者 王昊男 宋 飞    2025-02-04 07:16:22    人民日报

“啁啾”“啁啾”……位于怀柔科学城的北京激光加速创新中心一楼实验室里,不时传出阵阵“鸟鸣”。“这是装置运行的声音。”正带着团队做实验的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颜学庆解释,“运用啁啾脉冲放大技术,就像给激光装上超级马达,能让它的威力瞬间提升百万倍!”

激光在医疗、工业、通信、科研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作为怀柔科学城布局的14个交叉研究平台之一,北京激光加速创新中心2024年正式完成工艺和设备验收,16个实验研究平台和七大实验室辅助设备平台全部建成投用。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察看了我们的装置模型,叮嘱大家:‘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颜学庆依旧难掩激动。

穿过一楼实验室,一台形似太空舱的装置引人注目。“这是即将研制成功的下一代‘激光质子刀’,用比头发丝还细百倍的光点,推动质子以接近光速‘狙击’肿瘤细胞。”颜学庆介绍,在团队承担的“拍瓦激光质子加速器装置研究与应用示范”国家重点专项中,各项设备已经实现整体联通,完成了激光从加速到传输的全部功能,向临床应用迈进了一大步。

颜学庆介绍,团队已经取得了一些“从0到1”的创新突破,“现在要努力实现‘从1到100’的提升,推动更多成果尽快落地。”

翻看颜学庆的日程表,整个春节假期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指导科研人员做实验、修改博士生论文、与国外专家召开视频会议……“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新的一年加油干,争取让更多成果惠及百姓!”

(人民网记者耿聪参与采写)

 

《人民日报》(2025年02月04日 第 02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北京顺义好风气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