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

在极深地下探寻前沿领域

本报记者 王明峰 林 渊    2025-02-04 07:15:33    人民日报

从四川西昌市驱车两个多小时,就到了世界最深的极深地下实验室——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

春节假期,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博导王少博仍和团队成员一起坚守在实验室,搜寻暗物质、研究中微子性质。“去年,我们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再一次刷新了暗物质探测灵敏度!”王少博自豪地说,正是锦屏地下实验室,为他们勇攀科技高峰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锦屏地下实验室自2010年建成投用以来,已有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1个实验项目组入驻。”国投集团雅砻江公司锦屏地下实验室管理局副局长申满斌告诉记者,这些团队取得了近50项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助力我国暗物质及核天体物理领域前沿基础科学研究进入全球第一方阵。

记者在实验室见到了清华大学博士生张震宇,他正和两名同学一起,戴着厚厚的防冻手套,测试下一代高纯锗探测器。“锦屏地下实验室扩建后,可以容纳更多实验设备,我们的研究也得以更深入。”张震宇兴奋地说,“下一代实验探测器,有望让暗物质探测灵敏度提高2个数量级。”

2024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实验团队也在对科研装置进行升级:把离子源阶段引出电压从40千伏升级到80千伏,在现有固体靶基础上新增一条气体靶束线。该团队工程师曹富强说:“能量增加,可以复现出宇宙中更多反应,能量范围越大,能做的实验就越多;增加了气体靶,也能够助力我们完成更多实验。”

“我们正在建设下一代液氙实验探测器,届时实验灵敏度将远高于当前水平。”王少博信心满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条路,我们走得通,更能走得好!”

 

《人民日报》(2025年02月04日 第 02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北京顺义好风气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