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文史 > 正文

常沙娜领衔创作的多媒体动态影像亮相大阪世博会

敦煌纹样 传递美好吉祥

本报记者 施 芳    2025-04-17 08:41:47    人民日报

图为常沙娜和她设计的纹样。
资料图片
 

4月13日,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开馆。在中国馆“天人合一”展区,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大型多媒体动态影像格外引人注目。直径约9米的圆盘上,敦煌宝相花、莲花、龙凤等敦煌壁画中的经典意象灵动交织,带给观众富有东方哲思的动态艺术体验。

这个展项由94岁的著名工艺美术家常沙娜领衔创作,影像由中影(北京)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制作。影像以4幅敦煌纹样图开篇。“一共制作了龙凤两个版本,每一版都包含石青、石绿、红、白4个颜色。敦煌宝相花、莲花、龙凤等元素均取自我临摹的敦煌纹样,都是象征吉祥、繁荣的纹样。”常沙娜介绍,“凤鸟取自五代428窟,寓意吉祥的祝愿;牡丹缠枝纹,代表繁荣、吉祥之意;石榴卷草纹,传达了吉祥和丰富美好的寓意;双龙吐珠纹样也寓意吉祥喜庆;龙凤纹样图案组合成和谐的圆盘,有龙凤呈祥之意。”

影像的二十四节气部分,采用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和工笔画风格,画面来自古诗、古画或者风俗习惯等,比如寒露画面就来源于中国的传统习俗,如赏菊、吃螃蟹、吃花糕等。影像最后部分取自苏州石刻天文图。设计团队通过AI(人工智能)精准计算,使壁画线条与二十四节气图像融合,呈现流动的中国传统图案之美。

“创作过程中,我们遵循两个原则:一个是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另一个是画面的元素应有文化渊源。”世博会中国馆音视频及影片制作项目制片人杨洪涛介绍。

历经数十版方案迭代,设计团队重点攻克传统纹样数字化转化、动态韵律与节气更迭的节奏匹配等难题,通过高精度图像采集,确保传统纹样的细节不出错,力求在数字化文件中最大程度还原传统纹样及其历史气韵。

最终与观众见面的影像,采用三维动画引擎技术,实现敦煌图案的立体化呈现;运用实时渲染技术,使节气变化与自然光影实时联动,形成沉浸式观展体验。此外,通过交互式投影系统,观众戴上VR(虚拟现实)眼镜,就会看到凤鸟飞到手上,获得互动体验。

据介绍,中国馆以“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为主题,通过“天人合一”“绿水青山”“生生不息”3个展区,展示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展现中国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和民心相通。

 

《人民日报》(2025年04月17日 第 14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你的名字,闪亮的地标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