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文史 > 正文

黑龙江尚志市——

崇尚英雄志 振兴正当时

本报记者 祝大伟    2025-04-15 09:04:23    人民日报

赵尚志画像。
尚志市委宣传部供图
 

巍巍张广才岭脚下,黑龙江尚志市静静坐落。密林中,东北抗日联军的足迹不曾磨灭,小城尚志以英雄为名,让东北抗联精神永久传承。

尚志市,原名珠河县。抗战胜利后,为缅怀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的赵尚志,珠河县改名为尚志县,后撤县设市。

尚志市烈士陵园,苍松翠柏环绕,珠河抗日游击队纪念碑高高耸立。尚志市委党校教师王伟习惯从这里开始,向学员们讲述红色教育精品课程“传奇将军赵尚志”。

“这是英雄部队诞生的地方。”王伟介绍,“九一八”事变后,珠河人民在中共满洲省委和珠河中心县委的领导下,建立了以赵尚志为队长的珠河抗日游击队。队伍发展成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后发展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

赵尚志历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执委会主席等职。1942年2月12日,他在率部对敌作战中身负重伤被俘,誓死不降,牺牲时年仅34岁。

纪念碑不远处的纪念馆里,王伟在“冰趟子战斗”的油画前娓娓道来:在山沟里,赵尚志率领200余名抗联战士伏击了800余人的日伪军。在溜滑的冰面上,日伪军行进困难,被击毙200多人,赵尚志所部只牺牲了7人。

“这是赵尚志率领抗联部队英勇顽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王伟说,“咱们尚志人不忘英雄,自发捐款筹建了纪念馆。”

蚂蚁河畔,赵尚志将军的青铜雕像傲然挺立。战马前蹄高迈,将军戎装飞扬。

俯瞰尚志城区,将近10公里的尚志大街贯通东西,整个城市以此为轴向南北延展。在年近60岁的碑刻工匠朱心升看来,“赵尚志是整个城市的符号,更是这片黑土地上人们的精神轴线。”

“抗日英雄  万古长存”……尚志碑林内,600多座抗联石刻形成了抗联碑刻群,这些碑刻,大多出自朱心升之手。

叮叮当当的刀刻斧凿声响起,拂去粉尘,碑文熠熠生辉。眼下,朱心升还在完善抗联碑刻群。今年,园区内有关红色精神的碑刻总数将达1200多块。

去年,走进碑林的游客近21万人次。看着越来越多游客到访,朱心升非常自豪,“我有幸用一把刻刀讲述英雄故事。”

尚志公园、尚志中学、尚志村……行走尚志市,随处可见抗联雕像,可闻尚志之名。

“尚志市是革命老区,作为英雄的城市,我们将英雄故事融入城市建设,形成无声的宣讲。”尚志市委书记张超表示。

聆听英雄故事,赓续红色基因。为摆脱经济底子薄弱、“软弱涣散”党支部的帽子,一面坡镇镇北村党支部书记刘焕滨带领村民,因地制宜发展村集体棚室蔬菜产业项目。走进镇北村,36栋大棚整齐排列。6栋智能温室内,先进的温控、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系统,实现了蔬菜水果的全年种植。

去年,镇北村集体收入达40多万元。刘焕滨说:“我们不断开拓蔬菜销路,希望村里今年收入更好。”

春耕在即,尚志市各级干部加速推动特色农产品规模化,树莓种植加工基地、浆果种植基地、果蔬基地建设火热施工。今年,全市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力争年收入超20万元的村占比达到95%以上,由农业大市努力迈向农业强市。

从烽火岁月到振兴征程,尚志这座英雄之城着力赓续东北抗联精神,将其转化为澎湃的发展动能。

 

《人民日报》(2025年04月15日 第 11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跟着古人玩转春日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