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文史 > 正文

村民搬进楼房,题材形式更新

40多年的农民画展上新了

本报记者 龚相娟    2025-01-23 09:54:29    人民日报

既有传统农民画题材作品《稻谷飘香》《庆丰收》,也有反映新农村、新生活的《有趣的采摘》《农趣营地》《乡村“村晚”》,还有展现社会发展的《不忘初心展望未来》《中国航天》……走进天津市北辰区美术馆,第二十三届北辰民间绘画新作品展正在展出。“一进展览大厅,就像踏进了一座花园。”北辰农民画开拓者代表张为民说。

每两年一届,为农民画办展,这里已坚持了40多年。北辰农民画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墙画,因题材丰富、构图生动、色彩饱满,受到喜爱。2019年,北辰民间绘画被列为北辰区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近年来,北辰区很多村民告别平房搬进楼房,文化生活丰富起来,农民画也创新发展,吸取剪纸、刺绣、年画、雕刻等传统民间美术元素,题材、形式不断“上新”。

经过评选,第二十三届北辰民间绘画新作品展评选出精品奖20件、佳作奖40件、优秀奖40件、入选奖70件。“天气好时,我会带着画板到周边公园,看到别人晨练、搭帐篷露营、给花草拍照,我就站在旁边画,画身边的美好生活。”来自大张庄镇的吕家庆的作品《美丽的乡村》获得精品奖。

如何将农民画传承下去,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喜欢?“一是以老带新,不断壮大人才队伍,二是以展览促发展,为乡村文化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激发农民画的创作热情。”北辰区文化馆副研究馆员、北辰民间绘画代表性传承人何小宝说,“农民画是乡村特有的文化记忆,我们要传承好这项民间绘画艺术。”

目前,北辰区已形成以区文化馆为中心,双口镇农民画基地、大张庄镇农民画基地和青广源街农民画基地共同发展的“一中心三基地”日常培训网络。如今,北辰农民画创作队伍不断壮大,现有200余名创作者。

 

《人民日报》(2025年01月23日 第 13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墨白三哭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