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敦煌,自古就有致敬先驱、守护遗产、铭记先辈、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一代代学者踏沙而行,弘扬优良的传统,赓续古老的文明。20世纪30年代,在常书鸿等人的推动下,“敦煌学”应运而生。1996年,李承仙、常嘉煌母子继承常书鸿遗愿,在甘肃党河开凿现代石窟,完成了延续敦煌文明的又一伟大创举。
2024年是常书鸿诞辰120周年、李承仙诞辰100周年,他们的儿子、著名画家常嘉煌在本刊开设专栏“嘉煌说敦煌”,回顾常氏家族的文化苦旅。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贾平凹说,故乡就是以父母存在而存在的。河北热河、江西临川、浙江杭州、北京、上海……在父亲诞辰120周年、母亲诞辰100周年之际,我流连多地,寻根问迹,回溯与父母有关的记忆,重温中国人骨子里的乡土情怀,感知文人墨客诗词画作中的精神家园。2024年下半年,我的行程关键词,都与“故乡”有关。
金秋九月,我辗转北京、东京、杭州多个城市,筹备举行纪念父亲常书鸿诞辰120周年艺术展,整理父亲母亲的遗物,推进落实文物捐献项目。其间,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邀请我出席9月22日在河北廊坊举办的“Hello!河北——2024河北文旅全球推广大会”。活动举办地在廊坊市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那里是京津冀文化艺术地标,也是国内最大的文化艺术综合体。
收到邀请函,我即刻调整日程安排,决定参会。一百多年来,与我父亲有关的城市故事,分别流传于巴黎、东京、北京、杭州、敦煌……但很少有人知道,我们祖籍在热河。热河是中国原省级行政区,是关外东四省之一,当时的省会就是今天的河北承德。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河北外绕渤海、内环京津,坐拥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秦皇岛、北戴河、大运河、避暑山庄、坝上草原、金山岭长城……我和北京的家人朋友都多次游览打卡,其中,很多景点都从现实走进画纸,成为我的写生作品。
燕赵大地,太行山下、大运河畔,得天然之势,显恢宏气派,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政治中心之一,缔造了无数英雄传奇。历史风云变幻,岁月沧桑沉淀,推动今天的河北成为文物大省。40年前,赴日留学前夕,我去看过沧州铁狮子,还游览了正定古城,那些印象虽然是碎片化的,但在记忆深处,仿佛就像一张编织合成的历史地图。古韵新风,生生不息。我特别希望再有机会去捕捉和体验那些历史古迹,把脑海中的历史地图变成写实画作。因为我是画家,用画笔描绘美好家乡、讲述河北故事,是我的使命与担当。
2009年,日本绘本大师加古里子特邀我参与他的收官大作——《万里长城:穿越时空看中国》。在这本书中,我们用万里长城串联起中华民族从春秋战国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用画笔定格风云激荡的历史瞬间,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实现与其他民族和平相处、共同发展的问题,在中日文艺界引发广泛关注。
用艺术推动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和民间交往,树立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助力传统文化走出去,将遗失的传统文化带回来,将丰富的国外文化引进来,这是我长期专注的事业,也是我父亲母亲早年探索的文艺出海之道。社会多元化发展的今天,艺术与文旅产业交融交织,既有历史的厚度,又有时代的高度。本次河北省旅游发展大会,很多精彩环节都体现了古今交织、文化交融的繁荣景象。常山战鼓、河北梆子、沧州杂技……晚会演出精彩绝伦,呈现一场穿越时空的文艺盛宴,地域文化凝练民族精神,展现华北平原开放包容的胸襟气魄与深厚雄浑的历史沉淀。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20年前,为了远离北京的喧嚣与繁华,我在距离北京木樨地50公里之外的河北燕郊购置房产、创办工作室,远尘避世,专注创作。同时,我还将父亲母亲的很多画作、手稿、书信转至燕郊保存,并在此完成了大量的文物整理工作。2024年夏天,我把河北燕郊、北京木樨地和甘肃敦煌家中所有的文献资料打包装箱,全部运到杭州,分门别类、整理归档,将提供给国家有关部门、博物馆、高校进行学术研究。这些文物曾长期停留在河北,从常家的祖籍,走向大江南北、全国各地,应该也是我父亲母亲喜闻乐见的。
我父母毕生的事业都与敦煌有关,他们分别被誉为“敦煌守护神”和“敦煌痴人”。上世纪50年代以来,河北发现多个北朝墓葬,其中,东魏茹茹公主墓、元祜墓、北齐高洋墓、高润墓等均有大面积壁画出土。这些壁画奇幻瑰丽、异彩纷呈,尽显胡汉交融的文化气象,具有极高的艺术观赏和史学研究价值,成为河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此外,河北石家庄毗卢寺壁画与敦煌石窟壁画、山西永乐宫壁画、北京法海寺壁画被业界并称为“中国现存四大壁画”,可见其历史地位与时代价值。这些都能证明,河北文脉源远流长,富有文化和艺术创作的土壤。
30年前,在甘肃敦煌,我继承父亲遗志,与母亲前往敦煌开凿现代石窟——党河石窟。接下来,我也计划在河北开辟相关文化工程,传承和弘扬石窟文明,用画笔为河北文旅添彩。未来,我还将联合浙江音乐学院和国内外艺术机构,通过联觉艺术,为甘肃省创作《黄河颂》、为我母亲的家乡江西省创作《井冈山》、为河北创作《太行魂》这些音画作品,与《钱江潮》并列齐名,献礼伟大时代,致敬地域文明,延续父亲母亲的乡土情怀。
(《人民周刊》2024年第23期)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