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自治区绿色制造再添“国字号”

2025-03-03 16:35:21    内蒙古日报

据自治区工信厅最新消息,2024年,内蒙古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26家、绿色工业园区8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家。

内蒙古大窑嘉宾饮品有限公司凭借其在绿色制造、节能降碳等领域的突出表现,成功获评绿色工厂。一直以来,大窑饮品将绿色理念贯穿到产品全生命周期。自建立初期,大窑饮品就以建设“智能化、数字化、多功能、高可靠、长寿命”的工厂为目标,并专注于碳酸饮料产品全生命周期内的高价值属性研发。在工厂建设与管理中,大窑饮品引入了生态理念,以“依山傍水、生态和谐”为核心理念,投入了多种节能设备,如电能计量、节水以及固废处置等智能设备,以减少能源过度消耗,实现余热回收循环利用。这些措施不仅保证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还推动了清洁生产管理的实现。

像大窑饮品一样,在内蒙古,越来越多的工厂正在逐“绿”前行。截至目前,内蒙古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47家、绿色工业园区20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6家;创建自治区级绿色工厂403家、绿色工业园区29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7家。绿色制造体系不断培育壮大,制造业正变得越来越“绿”。

绿色发展动能澎湃离不开政策支持。内蒙古积极探索绿色发展之路,加快推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持续打造绿色制造示范先进典型,在化工、冶金、建材、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创建绿色制造示范,不断增强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2016年以来,自治区工信厅按照工信部绿色制造体系创建工作部署,制定实施《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积极推进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建设,各行业、各地区绿色制造水平不断提升。2024年,为进一步加快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打造绿色制造领军力量,自治区工信厅制定出台《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管理实施细则》。作为自治区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管理的指导性文件,该实施细则明确内蒙古要以培育创建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为主要内容,形成国家、自治区、盟市三级联动、梯度培育的培育创建管理机制。与此同时,自治区以“真金白银”支持绿色制造业发展,对新认定为国家级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的给予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新认定为自治区级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的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

绿色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下一步,自治区工信厅将进一步加大绿色制造梯次培育力度,积极引育一批绿色转型服务商,在重点工业行业普遍开展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创建,不断推动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记者 康丽娜)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湖州:“六无六有”综合救助点亮希望之光
下一篇:政策扶持助力北京视听行业大放异彩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