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正在参观展览。人民网记者 韦衍行摄
展厅现场。人民网记者 韦衍行摄
观众正在参观展览。人民网记者 韦衍行摄
展厅现场。人民网记者 韦衍行摄
展厅现场。人民网记者 韦衍行摄
展厅现场。人民网记者 韦衍行摄
人民网北京3月12日电 (记者韦衍行)3月11日,“墨韵文脉——甘肃丝路艺术珍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汇聚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及中国美术馆藏品240余件(套),涉及彩陶、简牍、帛书、画像砖、花砖、陶俑、木俑、写经、彩塑、临摹壁画等多个类别。
展览分为“绘塑同光”“书刻同辉”两个部分,溯源中华艺术的文化根脉,彰显丝路精神的壮美气象。多件文物与艺术珍品,包括刻“フ”宽带纹彩陶钵、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仪礼》简、相利善敝剑册、元致子方书、“白马作”毛笔、彩绘六博俑、《大般涅槃经卷第六如来性品第四之三》、肃府本《淳化阁帖》刻石、潘絜兹的《石窟艺术的创造者》等悉数亮相。
走进“绘塑同光”部分,简约凝练的模印画像、繁复华美的藻井花砖、浓烈饱满的壁画岩彩,无一不传递着对艺术审美的热情追求。“书刻同辉”中的展品,共同诉说着汉字书写从萌芽到成熟的转变,从实用到审美的转向。丝路长歌、文脉薪火,在彩塑的形制、书法的线韵、绘画的意象中得以传承。
据悉,“绘塑同光”部分将持续至6月3日,“书刻同辉”将持续至8月17日。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