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时政 > 正文

黄绵松委员——

深入一线,推动水环境治理

本报记者 施 芳    2025-02-19 09:34:47    人民日报

刚刚从宁夏调研回到北京,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智慧环保事业部总经理黄绵松又在为去云南、湖北的调研紧锣密鼓作准备。他告诉记者:“只有深入一线,才能掌握实情,为提案提供扎实的数据支持,进一步推动水环境治理。”

黄绵松长期从事水环境治理工作,宁夏固原是他投入心血最多的地方。作为干旱少雨地区,固原极度缺水,但当地河湖一度几乎都是黑臭水体。穿城而过的清水河是固原的“母亲河”,水质曾严重超标,沦为劣Ⅴ类水体。

为改变这一状况,黄绵松和团队自主创新研发生态智慧运营平台,分析降水量、水质变化和设施运行状态,提高水环境治理效率。通过持续不断的整治,如今的固原新增大量绿地广场,清水河水质改善,成了市民休闲好去处。“生态治理不仅是改善环境,更是为百姓谋福祉、为地方谋发展的重要途径。”黄绵松深有感触。

美丽乡村建设的难点和关键点在于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的治理。在实际工作中,黄绵松发现,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存在技术规范标准不完善、运行资金保障不足、运维监管力量薄弱、智慧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黄绵松相继提交《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垃圾长效治理,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解决农村生活污水运维资金可持续问题》等提案。“一些建议已落实到政策文件中,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持。”黄绵松说。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环保行业正逐步迈向数智时代。今年,黄绵松将围绕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数智管理、完善城市生活污水价格机制等问题建言。“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们责任在肩,大有可为。”黄绵松说。

 

■记者手记

“发现问题,必须一盯到底”

成为全国政协委员以来,黄绵松深入调研、积极建言,提交多份高质量提案。

瞄准问题,务求实效。为了更好地履职尽责,黄绵松努力学习新知识,关注点从专业领域“跨界”延伸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发现问题,必须一盯到底。”得益于这种务实的作风,他不断发现真问题,拿出切实可行的高质量提案。

 

《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9日 第 04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推进网络覆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下一篇:扎根田间,帮助乡亲增收致富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