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山东德州市齐河县

绿色春灌 节水节肥

本报记者 李 蕊    2025-04-11 11:17:33    人民日报

今年春耕,山东德州市齐河县以“科技增粮、节水增效”为核心,通过智能灌溉、农机农艺融合等举措,为春耕注入新动能。

焦庙镇周庄村的高标准农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

种粮大户李朝纲站在麦地里,轻点手机,田间的墒情监测数据实时传来,系统自动分析后生成灌溉方案;点下屏幕,机井水沿着管道自动流入大田,一排排伸缩式喷灌探头均匀地给麦苗喷洒水雾。

“过去大水漫灌,费时费力还浪费水。今年可省心了,动动手指就能自动浇地,每亩还能节水30%,节肥效果很明显,小麦长势也更均匀。”李朝纲说。

省力省钱的背后,离不开可靠的电力支撑。当地电力部门14支共产党员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对全县农排线路、灌溉机井、配电变压器等设施开展“拉网式”排查,确保广大农民春耕用上“放心电”。

近年来,齐河县以节水灌溉为重点,累计完成125.99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及改造提升,去年粮食总产超30亿斤,再创历史新高。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热带作物产业 深耕“专精特新”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