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获悉,近日,随着天气渐暖,广西各地立足自身特色,采取多种创新举措,掀起春耕生产热潮。
崇左市江州区今年春耕生产全面提速,围绕“早”字做文章,做到生产计划早安排,技术推广早部署,增产措施早落实,技术服务早行动。江州区统筹推进水肥一体化与智慧灌溉协同发展。主动对接崇左市城市水务有限公司,对新和镇通康村0.2万亩高标准农田水肥一体化项目进行管护,创新推行“政府规划建设、公司专管运营、农户按需付费”的运营模式,打通通康村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最后一公里”。
同时,崇左市江州区积极优化农业结构布局,探索间套种模式,实现“一地双收”。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强化技术指导,开展间种套种模式示范推广。此外,江州区探索“一地生三金”模式,通过土地流转、辖区务工及特色套种收益,解决农业生产难题。
凭祥市农业部门在农机安全管理方面创新模式,引入科技手段,通过广西农机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和网格化管理,实现智能化管控。联合多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查处非法改装拖拉机案件2起,拆解报废拖拉机5辆,并推出农机报废补贴“一站式”服务。同时,通过“线上+线下”宣传,开展安全宣讲活动30余次,受教育群众达千余人次。凭祥市还建立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在重要节点联合开展专项检查,2024年实现农机安全事故零发生。
桂平市罗秀镇木村村为解决春耕生产难题,积极修建机耕路。原本狭窄泥泞、农耕机械无法通行的“羊肠小道”,在村两委组织下,干部、党员带头,260余名群众捐款27000余元,投工投劳连续开工12天,拓宽0.8公里长的道路,解决了2个生产队200余户农户的生产出行问题,还盘活了100余亩闲置水田和500余亩林地,为春耕生产按下“快捷键”,打通了村民的“致富路”。
在河池南丹县,当地农业部门深入城关镇拉易村、中平村等地,开展以“护航春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主题的宣传培训活动。通过现场授课、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农药化肥规范使用知识等,执法人员还剖析典型案例,增强群众安全生产意识。
(责编: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