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广西:科技特派员激活春耕新质动能 书写现代农业“雷锋答卷”‌

林益群 徐有海    2025-03-06 17:18:46   

惊蛰时节,八桂大地春潮涌动。在‌广西全州县龙水镇金槐种植户谢安云的160亩家庭农场嫁接现场,科技特派员正指导种植户谢安云对金槐进行科学修剪、拉技、高接换种嫁接;在苍梧县的水产养殖基地,科技特派员向养殖户详细讲解陆基工厂化及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新型模式下的鳜鱼、加州鲈养殖技术,现场指导养殖户做好饲料投喂、水质调控、病害防治等工作,并针对“倒春寒”的天气特点预防鱼病,提高养殖效益。田间地头的“技术红利”正转化为农民口袋里的真金白银‌。这是广西4000余名科技特派员扎根春耕一线、以创新赋能现代农业的缩影——他们用科技力量践行新时代“雷锋精神”,为农户提供全方位技术指导,成为农户春耕生产的“贴心人”,交出了一份份沉甸甸的“雷锋答卷”。

科技入户解难题,特派员成“田间导师”

在崇左市江州区濑湍镇全凤村加岭屯‌,科技特派团团长、广西甘蔗研究所所长吴建明在指导广大农户开展抠芽、浸种、催芽等甘蔗健康种茎抠芽育苗移栽技术。该技术解决了传统自留种的甘蔗栽培方式下,甘蔗茎随芽埋土被浪费、无法再用于榨糖,且存在断垄缺苗难补救、甘蔗宿根年限短等难题。在有水肥一体化等灌溉设施的地块使用该技术不仅能大大节约蔗种,还能使得超过85%的完整蔗茎用于榨糖,提高了综合经济收入。目前,该技术已经在崇左、南宁、来宾、柳州、防城港等重要蔗区推广应用,预计今年育苗数量将突破5000万株。村民黄大哥感慨:“以前不懂技术,浪费了很多甘蔗种苗,现在专家手把手教,不仅节约了成本,还能提高榨糖收益,真是太好了。”‌

 

科技特派团团长、广西甘蔗研究所所长吴建明指导开展甘蔗健康种茎抠芽育苗移栽技术。李冬梅 供图

 

组团服务显合力,春耕生产“加速推进”

来宾市合山市“一县一团”科技特派员深入北泗镇葛根种植基地,实地考察葛根的采收和种植情况,并结合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为农户提供了精准的技术指导,促进当地通过“联营村企”“联农带农”等模式,整合资源,推动葛根全产业链发展,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合山市“一县一团”科技特派员在葛根种植基地开展技术服务。赵缓娟 供图

 

抗灾复产保民生,技术护航“不误农时”

近期,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永乐镇种植大户和农业企业种植的甘蔗受到寒害,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融水团团长唐荣华研究员组织科技特派员深入现场,指导种植大户开展甘蔗套种技术,实施甘蔗宽行丛生栽培、免剥叶操作。目前基地种植的甘蔗受冻害的影响不大,套种的萝卜等作物生长良好。“科技特派员和农技人员带来的防寒抗冻新技术特别有效,30多亩套种的甘蔗和萝卜很好。接下来,我还可以收了甘蔗后继续套种花生和生姜。”种植大户黄克斌对此赞叹不已。

 

科技特派团融水团团长唐荣华研究员和乡村科技特派员到融水苗族自治县永乐镇下覃村甘蔗宽行丛生栽培套种示范基地进行防灾抗灾和春收春播技术指导。黄诚 供图

 

从推广良种到防灾减灾,从单兵作战到组团服务,广西科技特派员以“学雷锋”精神为内核,将论文写在田野上,把成果送到农户家。这支“带不走的科技队伍”,正成为乡村全面振兴路上最亮眼的风景线。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春耕期间,广西累计派出‌科技特派员开展技术服务4500余人/次,实现覆盖全区各市县(市、区),惠及农户12万户。通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有效地带动粮食、经济作物增产增收,为全年农业丰产奠定坚实基础。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党建赋能文化振兴新范式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