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剥叶、切段、装载......广西崇左市江州区新和甘蔗“数字农场”里,一台甘蔗分步式机收除杂设备正开足马力作业。
新和甘蔗“数字农场”是广西首个甘蔗“数字农场”,第一期总面积3200亩,由广西泛糖数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地方政府合作建设。
“新和甘蔗‘数字农场’今年首次迎来丰收季,甘蔗亩产预计达6.5吨以上。”广西泛糖数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农场项目经理林长幸说,这比周边农户种植的甘蔗亩产要增加2吨左右。
同样是种蔗,为什么“数字农场”的甘蔗会更甜?
“因为,农场采用了甘蔗良种化、机械化、规模化、水肥一体化、数字化‘五位一体’的现代智慧农业管理体系。”林长幸说。
广西是我国蔗糖主产区。江州区糖料蔗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115万亩以上,年均产蔗500万吨以上,食糖产量达60万吨以上,是全国糖料蔗生产重点县(区)。
“近年来,散户种植缺乏规模效益、劳动力紧缺、供需信息不对称等,这些是甘蔗种植业的痛点。”江州区农机中心主任苏文海说。
去年春天,江州区开始建设新和甘蔗“数字农场”,引入智能农机技术、水肥一体化、数字化种植管理等,依托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优化种蔗技术体系和管理模式,并探索“自营+合伙人”“村屯共建+糖厂合作”等生产合作模式。
传统甘蔗种植被“搬”上显示屏。“甘蔗生产各环节数据,包括蔗苗密度、用水量、施肥量、设备运行状态等都一目了然。”苏文海说。
在新和甘蔗“数字农场”控制室里,工程师陆静轻点手机,输入指令,水肥一体化灌溉便开始进行。“有了这个系统,节省了人力成本,3个人就可以管理3200亩蔗地,还能节约20%的肥料、30%的水,真是一举多得。”陆静说。
陆静介绍说,通过物联网和信息化技术,他通过手机,就可以对甘蔗生长的土壤、气象、病虫害情况进行实时监测。针对不同问题,还能实施调控,提升甘蔗的产量和糖分。
今年56岁的黄国强家有30亩地,种甘蔗已有几十年,“以前,种蔗一年收入6万多元。”黄国强说,现在他把地流转给公司,在领取租金的同时,还能在家门口继续做蔗田管理、甘蔗收割等工作,全年收入超过了10万元。
今年,企业进行试点,计划拿出600亩土地给农户套种西瓜,每亩将会带来4500元以上的收入。“套种西瓜获得的收益将全部给到农户,明年视情况会扩大套种面积,惠及更多农户。”林长幸说。
(责编: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