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新一年,这些“经济”有看点

李婕    2025-01-02 12:29:01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海叔聊经济工作室

“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湾区经济”——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时,专门提到这几种“经济”。

这些“经济”有怎样的特征?市场潜力如何?新一年将如何着力推动发展?

首发经济

●具有时尚、新潮和高品质等特征,契合消费者多样性、高品质的需求

“流量”新店入驻都市商圈、首发新品亮相经贸展会、国际大牌推出潮流首秀,近年来,一系列首店、首发、首秀点亮消费市场,也让首发经济成为时髦热词。

“首发经济是指企业首次发布新产品,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和新技术等。一般这些产品和服务都具有时尚、新潮和高品质等特征,有效契合了消费者多样性、高品质的需求。”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说。

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城市积极推进首发经济。例如,上海率先出台首发经济支持政策,做强“首发上海”等活动IP,2021年至2023年累计引进各类首店3000多家。

“各城市结合各自特色和优势,形成独有的首发经济资源,既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也提升了城市经济活力和竞争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丽芬说,首发经济正呈现出多业态百花齐放的态势,艺术、人文、体育、环保等新概念品类首店快速增加,极大丰富了首发经济内容,也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冰雪经济

●2024年我国冰雪产业规模已达970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1万亿元

2024年12月21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正式开园,迎来八方游客。开园以来的超高人气,凸显冰雪经济的魅力。

随着冰雪旅游消费旺季到来,黑龙江、吉林、新疆等地的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相关产业热力满满,冰雪“冷资源”正催生“热经济”。《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4年我国冰雪产业规模已达970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1万亿元。

“冰雪经济”的持续升温,离不开政策支持。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印发《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8个方面24条举措,推动冰雪经济成为新增长点。

“发展冰雪经济,要注重在提供多元化产品的过程中,推动商文旅体健等多业态深度融合,优化体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市场流通与消费研究室主任依绍华认为,冰雪经济不应局限在东北或者北方地区,要将冰雪产品向其他省份拓展,还要拓展消费人群,扩大冰雪经济影响力。

银发经济

●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为老龄阶段做准备,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

老年大学名额紧俏、长者食堂逐步推开、适老化家具产品销量增长……在中国,银发市场活力涌现。

什么是银发经济?2024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明确指出: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

“银发经济不限于养老。”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原新认为,宏观层面,它是整个经济社会不断适应老龄化的变革;中观层面,涵盖“为老”和“备老”两个维度,既包括满足老年人就餐、就医、照护等需求的公共服务,又涵盖满足老龄群体和备老人群多样化需求的各类经济活动。例如,智慧健康养老、康复辅助器具、抗衰老、养老金融产品、老年旅游服务、适老化改造等产业都有较大发展潜力。

据相关测算,目前中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约占GDP的6%,未来还有望继续增长。

县域经济

●中国有2800多个县级行政区,经济总量占全国近四成,覆盖数亿人口规模

山西隰县、福建平潭、江西婺源、浙江安吉,近年来,这些县域旅游目的地火爆,让消费者对县域经济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

如今,中国有2800多个县级行政区,经济总量占全国近四成,覆盖数亿人口规模,市场潜力和空间可观。“县域经济作为中国经济的微观基础,不仅承担着经济大循环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而且肩负着推动国家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室主任叶振宇说。

如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工业强则产业强,产业强则县域兴。叶振宇认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培育和壮大主导产业,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整体提升。

同时,县域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专家建议,要加大优质公共服务多样化供给,有条件的县(市)可加强与中心城市对接,使本地居民能够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医疗等服务。

海洋经济

●2024年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7.7万亿元,同比增长5.4%,稳中有进

海船新承接订单量增长,国际市场份额继续保持领先地位;邮轮旅游强劲复苏,东南沿海城市、山东半岛等地客流量增长明显;海洋油气、海上风电等多领域海工装备产品取得新突破……2024年以来,蓝色大海传来不少令人振奋的消息。

初步核算,2024年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7.7万亿元,同比增长5.4%,呈现稳中有进态势。“当前,很多国家都把未来发展重点转向蓝色海洋经济,海洋经济在我国经济全局中占据重要位置,并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科技创新、资源利用、对外经贸合作等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政策室主任、研究员盛朝迅说。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一大看点在科技创新。中国高度重视海洋制造业领域科技创新发展,研发投入持续增加。造船工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航空母舰和大型邮轮均已在中国成功建造。

“海洋科技的发展不仅能够推动海洋产业的进步,还能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随着科技进步,海洋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盛朝迅认为。

湾区经济

●粤港澳大湾区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

2024年12月11日,粤港澳大湾区又一重大跨海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正式通车。通车后,从珠海到江门的车程短至约30分钟。

一座座跨江跨海通道飞架、高铁飞驰、公路网密布、世界级机场群四通八达……随着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形成。有网友评价:“跨海通道不仅是交通基础设施的突破,更是经济版图的拓展,未来城市圈竞争看的就是这些‘硬核’连接。”

大力发展湾区经济,有望让这些利好更进一步。

“湾区经济是以海港为依托、以湾区自然地理条件为基础发展形成的一种区域经济形态。”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副部长刘向东说。

以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粤港澳大湾区来说,这片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成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和创新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在刘向东看来,大力发展湾区经济,一方面要继续提升对外联通度,比如加强航空、海运枢纽建设,增强湾区辐射带动能力,使其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另一方面,要增强内部创新活力,打造有利环境,促进数据、资金、人才等科技要素加速流动,推动产业集聚和创新发展。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贺词里的天下情怀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