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全国政协委员苏海珍——

做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者

本报记者 李维俊 祝佳祺    2025-02-06 09:14:06    人民日报

全国政协委员、广西东兴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苏海珍几乎每周六晚都会驱车180多公里,到南宁的工作室给学生传授独弦琴演奏技巧,风雨无阻。“你收的那一点课时费,还不够过路费和油钱,图啥?”面对他人的追问,苏海珍总是笑盈盈地回答:“我是土生土长的京族女子,也是全国政协委员,为传承非遗技艺、弘扬民族文化鼓与呼,是我的责任和使命。”

京族主要居住在广西防城港东兴市万尾、山心、巫头三个海岛上,是我国唯一的海洋民族。独弦琴艺术是京族的文化标志,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多年前,苏海珍就开始调研独弦琴艺术的传承情况,走访了几十所学校,却发现没有一所学校开设独弦琴演奏课,一些东兴市本地学校的音乐课上,也听不到独弦琴声。

“传承民族文化需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2017年起,苏海珍抱着独弦琴走进东兴市的中小学、职业院校等,一边利用寒暑假及周末给学校老师传授独弦琴艺术,一边积极争取教育部门支持,为学校配琴开课。“老师们经常是这头上我的课,那头又给学生授课,大家达成了一个共识,再苦再累,也要努力播撒下传承的种子。”苏海珍说。

2023年,苏海珍再次回到曾经走访过的几所学校宣讲演奏时,惊喜地发现不少孩子爱上了独弦琴。“一次宣讲中,我发现台下500多名学生里,有近400人上过独弦琴课、了解独弦琴艺术,演奏结束后他们围上来,兴奋地和我交流,我意识到多年前播下的种子,现在终于开花结果了!”苏海珍说。

一根琴弦,奏响的不仅是京族文化、更是民族团结的乐章。现在,每逢京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哈节”,在苏海珍的召集下,都会举行百人海滩合奏独弦琴,琴声优美动听,吸引游客前来欣赏。近年来,苏海珍还接待了不少前来交流的外国乐团,并亲自教授独弦琴演奏技法,分享独弦琴公益课开设经验等。

除了积极弘扬独弦琴艺术,过去一年多,苏海珍还积极调研走访、履职尽责,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发现京族“哈节”文化仪式、民俗礼仪等的传承面临老龄化问题,她积极筹备“京族人才培训基地”,为民族文化传承延续火种;为提升当地文化知名度,她积极对接文旅部门,策划“京族文化+文旅”的特色旅游项目,通过文旅融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

“作为一名从事文艺教育工作的全国政协委员,不忘初心、用心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我的使命,我会继续带着我的琴走向群众,为国履职,为民尽责。”苏海珍动情地说。

 

《人民日报》(2025年02月06日 第 18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我们的春节 亿缕阳光
下一篇:老金的退休生活很动感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