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
晁福林,1943年生,河南杞县人。先秦史学者,北京师范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首席专家、历史学院商周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先秦史研究。著有《先秦社会形态研究》《夏商西周史丛考》《上博简〈诗论〉研究》等。
北京师范大学科技楼9层,有一处文博馆,由历史学院管理。馆藏文物1万余件,展出的只是一小部分。原始彩陶、殷墟甲骨、商周吉金……精品器物令人目不暇接,折射出华夏文明的精彩纷呈。透过青铜器表面,寻找精美的夔龙纹饰,阅读隐约可见的铭文,就能与古人来一次促膝长谈。于观众而言,观看这些是“触摸历史”,对晁福林来说,它们则是研究历史文化的载体。
40多年前,晁福林登上北师大讲台,也开始了在先秦史领域的耕耘。“先秦文明研究难度大,但钻研进去,乐趣也很大。”在晁福林看来,先秦史研究费时费力,须有一股锲而不舍的精神。在浩瀚文明长河之中,拾起大浪淘沙后的粒粒明珠,晁福林廓清重重迷雾,探寻先秦文化的历史真知。
倾注心血,做一个纯粹的学者
晁福林自幼好学,成绩出类拔萃,17岁被北师大历史系录取,与先秦历史结下不解之缘。在“木铎金声”中度过美好的校园时光,毕业后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远赴吉林延边的一所山区中学做老师。
“身处山乡僻壤,难以接触专业书籍和资源,为数不多的闲暇时间都被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劳动所填满。”晁福林说,尽管这样的日子过了十几年,但他对学术研究的信念从未熄灭。
1978年,研究生制度恢复,晁福林决定报考北师大商周史专业研究生。他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母校,师从历史学者赵光贤。
在校期间,晁福林跟随老师赴河南、陕西实地考察历史遗迹,探寻一个个尘封的印记,触摸一条条细腻的纹路。“摸得着历史,才能更加投入其中开展研究,这样做出来的研究才更符合本真。”从那时起,用实地考察来服务历史研究,成为晁福林的坚持。
晁福林在学习中发现,先秦历史的研究包罗万象,涉及多个学科。“研究先秦历史,首先要做一个‘杂学家’。”然而,有关先秦历史的文献数量稀少且佶屈聱牙,古文字也是一道难关。当时,《甲骨文合集》刚刚出版,13册,一册一册出售。每售一册,他就第一时间骑车到书店去买。“我专门准备了本子,每看完一篇,就一笔一画把每个字符临摹下来。”晁福林回忆,一篇篇临摹,一个字一个字认,“这是笨方法”。为了加快进度,在那个没有空调的年代,三伏天时,他索性脚踩一盆凉水,头顶一条凉毛巾,用来降温。毛巾焐热了,就换掉……
对于晁福林来说,研究虽然辛苦,但他甘之若饴。重回校园时已经成家立业,他偶尔编撰一些辞典和通俗读物养家糊口。其他时间,他几乎都用来读书、做研究。攻读研究生期间,他就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了论文。晁福林说,“我那时候的梦想,就是做一个纯粹的学者。”
厚植情怀,创新研究方法
2021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商周文明研究中心结合国家需求、整合学术力量,以《两周金文所见周边族群与诸夏交流融合资料综合研究》为题,申报了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团队项目。晁福林作为团队项目的主要牵头人。
“古代各族间已经有了一定的相互交流、相互认同。”几年来,经过大量的调研和取证,晁福林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晁福林进一步解释,1954年,宜侯夨簋在江苏出土,内底有铭文120余字,讲述了周康王册封“夨”为宜侯,给予他田土、山川等赏赐。田土、山川等文字的出现,恰恰说明:西周早期,这些地理资源已经被实地测量且明确规划。“再通过不断地交往交流交融,早期民族共同体意识悄然成形。”晁福林说。
晁福林和团队时刻围绕一条主线:通过研究早期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来观照当下,引导人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他和团队的相关学术成果陆续在顶级期刊发表,并被《社会科学文摘》《历史评论》等转载。一系列观点在学界和社会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今,坐下来认真翻看这些研究成果,不难想象:无数个深夜星露间的落笔沙沙,藏于历史深处的文明之光被点亮。晁福林通过一支笔、一盏灯、一个个日夜,一次次叩问历史,不断提出新的观点和论证。在晁福林和团队的研究成果里,戎马倥偬、历史钩沉跃然纸上,这其中,有学者立足家国、纵观天下的胸怀,有先人眼中光明盛放的康庄大道。
扎根讲台,传承历史文化
除了自己做好研究、培养学生们严细深实的研究习惯,“弃绝浮言、崇尚实证”,也是晁福林的坚持。
“晁老师常跟我讲,要注重一手史料。”晁福林的学生田率曾在国家博物院从事了10多年文物征集工作,参加过鉴定文物等工作,如今回到北师大历史学院做研究员。
研究不能脱离实际。让田率印象最深的,当数2018年青铜器虎鎣的回归。“从鉴定器物,到与大使馆交接,再到打包封箱安全运输回国。”田率说,全程见证国宝归来,“把‘丢失’海外的文物带回家,我真的很幸运。”
回到学校后,田率将参与实地考察的经验带到了学科建设中,开设了商周金文研读、考古学专题、博物馆与文化遗产专题等5门课程,以课堂为媒,让学生在吉光片羽中,把学术研究做实做细。
在传播历史文化的过程中,让晦涩难懂的历史概念变得通俗易懂,这是晁老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
李婵娟,是北京市中关村中学的一名历史教师,曾师从晁福林。毕业后,她投身基础教育一线。在教学中她惊喜地发现,不少中学生对先秦史很感兴趣。为了讲好历史故事,她经常会使用一些简短易懂的甲骨文或金文材料,帮助学生们理解并做好释读。
晁福林的一言一行都令李婵娟记忆犹新,“老师要求大家每周都要找他交流最近读了什么,有什么思考。聊完了,一定会说‘赶紧用功去吧’。”如今,这6个字时刻鞭策着她,扎根三尺讲台,传承历史文化。
…………
又到了老时间,晁福林来到学校体育馆,在看台上坐下,摊开学生的论文,一个字一个字地批改起来。
不远处的文博馆,有抱孩子的妈妈,有研学的青少年,历史学院的学生志愿者担任讲解员,穿梭其间。一尊尊青铜器静静摆在展柜,面对着好奇的眼睛和镜头,无声诉说着自己的前世今生。
(朱泉润参与采写)
■记者手记
让“冷门绝学”薪火不断
历史不仅是过去的回响,更是未来的启示,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石。而历史研究则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重要途径,之于文化传承发展的意义不可估量。
采访归来,对先秦史研究领域的“冷门绝学”感受更深了:不仅能揭示中华文明的源头和早期形态,还对塑造国家认同、弘扬民族精神有着深远影响。晁福林和他的团队通过对历史的思考,为现实问题提供新视角新方法。
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晁福林在采访中一再强调,历史研究承担着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历史是民族精神的载体,通过引导人们学习历史,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珍视自己的文化根源,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凝聚力。
历史是文化传承的基石。只有不断深化历史研究,才能让历史的智慧照耀现实、引领未来,也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也只有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加入,才能让“冷门绝学”薪火不断、传承不辍。
《人民日报》(2025年01月08日 第 06 版)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