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7时,头戴安全帽,身穿作业服,挎上作业包,王俊和工友们向着戴云山深处出发。这天他们要对兴泉铁路沿线的黄杜岩隧道进行检修作业。
王俊是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永安工务段永安南兴泉路桥工区的工长。他的父亲也是一名铁路工人。以前,看着父辈穿着制服,守护着一趟趟列车的运行,王俊感到的是荣耀,真正做了这一行,他才体味了其中的辛苦。
王俊所在的工区,负责对沿线18个隧道和56公里长的路基进行搜山扫石和桥隧涵检修保养。其中兴泉铁路是连接江西兴国与福建泉州的一条老区铁路线,沿线山势高峻,孤石、活石剥落隐患尤其高。黄杜岩隧道,则是兴泉铁路上最险峻、检修难度最大的地点之一。
有多险?隧道顶面离地百米,坡面近乎与地面垂直。安全绳自峭壁上垂下,脚下就是百米高空。因此,他们被称作云端下的守线人。
有多难?由于地质条件特殊,不同于一般的骨架式防护,黄杜岩隧道外裹了一层柔性主动防护网。网面柔软,缺乏支撑点。作业时,王俊只能靠手攀住防护网上的钢丝圈,身体紧贴峭壁,才能勉强维持平衡。
第一次上山时,王俊因为恐高,不敢往下看,双腿也不听使唤。为了克服恐惧,他有空就去尝试高空项目。在一次次锻炼和作业中,王俊练出了胆量。
“咚咚咚”,对着隧道洞口处的孤石危岩,王俊每处敲3下。听到空响,就打开身上的作业包。包里有他的3件宝贝——一支记号笔、一把量尺、一个本子。记号笔用来标记危石,方便后续查找和检修;尺子用来量裂缝的长度,看裂缝相比上次有没有加深、危险度怎么样;本子——王俊和工友们称其为“石头记”,人手一本——详细记录工区内每块危石的准确位置、特征及数据。
“火车速度快,一旦有高空危石下落,后果不堪设想。”王俊说,“石头记”就是他们的法宝,对照“石头记”,他们可以随查随检每处危石的位置和动态变化。
上午10时30分,第一班列车便会经过黄杜岩隧道,王俊和工友必须赶在这之前完成检修。王俊和工友在六七百平方米的坡面上一步步挪动,敲打、测量、记录……
晚上7时,王俊和工友们准备下山了。面前,火车疾驰而过,身后,亮起万家灯火,这是他最有成就感的时刻。看着一片片清理干净的路桥,王俊说:“铁路线平稳运行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人民日报》(2025年01月02日 第 07 版)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