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梅兰芳华,美不胜收。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留在世间的形象,是舞台上的光彩照人、舞台下的声名远播。在京剧发展史上,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视野宽广囊括海内外,融会贯通糅合东西方,以守正创新之姿开时代先河,成为京剧表演艺术的泰斗巨擘,也将中国戏曲艺术推向国际舞台。
梅香永续,缅怀常在。本刊记者多方采访,撷取业界名家、研究专家、梅派表演艺术家,以及梅氏后人的追怀述说,为梅兰芳诞辰130周年留下定格。
梅兰芳,是我国京剧发展史上璀璨夺目的名字:着霓裳羽衣、缀点翠钗环,身为男旦的他,创立了中国京剧的“梅派”表演艺术;当锣鼓齐响、京剧开唱,演员眼角眉梢的处处妆造、舞台投下的束束追光,都是他的革新开创——他见证并推动了京剧兴盛,站在京剧盛世的巅峰。
“梅兰芳先生是我国京剧界的标志性人物,不仅在于他创立了梅派艺术,更在于他第一个推动京剧成体系、成规模地走出了国门。”北京京剧院原院长刘侗向记者阐述梅兰芳的价值。
2024年是梅兰芳诞辰130周年。9月,北京梅兰芳纪念馆完成修缮提升、重新开放,“最美奋斗者——梅兰芳艺术人生展”观者如云;10月,“梅艺今辉——纪念梅兰芳诞辰130周年展”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圆满落幕,“梅韵霓裳”——北京京剧院藏梅兰芳、梅葆玖戏曲服饰展在国家大剧院正式开场;梅派剧目巡演、学术研讨活动等,在北京、上海、泰州等与梅兰芳渊源深厚的城市接连开展……
承袭家学入梨园,千锤百炼绽芳华
青砖筑墙、四方合院,占地1000余平方米的北京梅兰芳纪念馆中,收藏着3.7万余件珍贵文物。纪念馆副馆长张俊苹特别向记者推荐了晚清画师沈蓉圃绘制的工笔写生戏画《同光十三绝》原件。“这是梅兰芳先生以前收藏的,后来捐赠给了国家。从京剧学史料的角度来看,具有独特的价值。”
《同光十三绝》不仅是研究京剧孕育形成时期角色特征的重要文物,也是印证梅兰芳家学渊源的稀有珍藏。“画像里面,十三绝代表了京剧的13个行当,生行、旦行、丑行……”刘侗介绍,《同光十三绝》记录了京剧发展史上徽汉合流后,开始成体制演出的一段早期岁月。
绘入《同光十三绝》的人物,都是当时享有盛誉的京剧名角,也是京剧艺术13个行当的奠基人,其中的旦角奠基者梅巧玲,正是梅兰芳的祖父。“同治、光绪年间,梅巧玲先生已经唱出自己的名堂,以唱萧太后最为有名。”梅兰芳曾孙梅玮追忆,作为应召进京的四大徽班之一——四喜班班主,梅巧玲艺术造诣精湛高超,深得慈禧太后喜爱,“长相比较圆润,被慈禧太后称作‘胖巧玲’”。
一部梅氏家族史,百年京剧发展史。梅兰芳诞生的梨园世家,4代从艺,声名卓著:从祖父梅巧玲奠定基石,到幼子梅葆玖承袭衣钵,在一个家族的代际接力中,亲历并推进了京剧由发轫走向成熟,也培育出3位名噪一时的京剧优伶。而作为戏剧界首屈一指的顶级名旦,梅兰芳踏上学戏之途,是家学传承的必然,还是个体的自主抉择?梅玮说:“梅兰芳先生这一辈,只有他一个男孩,父亲梅竹芬先生早逝,伯父梅雨田先生把他当成自己的儿子一样培养,让他继承家学。”他认为,梅兰芳的非凡成就是家族传承和个人锲而不舍共同作用的结晶。
梅花扑鼻香,因曾历苦寒。北京梅兰芳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张晶是梅葆玖的弟子、京剧梅派第三代传人,在她看来,男旦的培养与成长历程,需要经过比女旦更加精密的训练、更加严格的自律。“古代很多女子都是三寸金莲,男旦来不及缠足,要戴假脚,冬天在冰上练踩跷、走动作,脚上的根基特别强,功夫比芭蕾舞演员都厉害。”梅兰芳也曾学习踩跷,虽然从未踩跷上台,并首创了不踩跷的男旦角色,但是仍要“对手指、胡须、喉结、肩颈等进行装饰,把性别特征隐藏起来,才能成为一个外形上合格的男旦”。
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梅艺今辉”展厅,记者看到梅兰芳与开蒙老师吴菱仙及学艺伙伴的合影。“吴菱仙老师给他一个碗,教他一句唱,让他唱一遍就往碗里放一枚铜钱,等碗里的铜钱放满了,这句唱就学会了。”梅玮说,梅兰芳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地不断重复积累,逐渐迈入了京剧艺术的大门。
目前存世最早的梅兰芳演出戏单,是在他不满15岁时,搭班“喜连成”演出的场次。这件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的珍贵文物,为纪念梅兰芳诞辰130周年而陈列在“梅艺今辉”展厅现场。梅玮介绍,梅兰芳8岁始学戏、10岁初登台,首次登台演出的剧目名叫《鹊桥密誓》,“是被老师抱上台的,梅先生自己回忆,也没觉得紧张,感觉有几句唱念还不错”。
“喜连成”是当时北京最大的京剧科班,也是京剧史上最著名的人才培养基地。常有后世研究者误认为,梅兰芳是“喜连成”科班学生。“梅先生没有进过科班,都是家学。梅家与梨园行的关系非常密切,家里给他找了老师,那时京剧界的很多旦角、武生等,都教过梅先生。”梅玮澄清。
“喜连成”培养演员,重视舞台实践;梅兰芳的舞台演艺生涯,正是肇始于搭班“喜连成”的共同演出。梅玮说:“‘喜连成’的学生有很多机会上舞台摸爬滚打。京剧演员除了要在台下不断练习,也要经常登台磨炼技艺,这样才能有全面发展。”在他看来,“喜连成”之于梅兰芳学艺之路的最大意义,是提供了舞台演出实践的机会,“给梅先生打下了坚实的舞台基础”。
对于梅兰芳牢固的舞台功底,张晶有更加切身的体会。她展示了一幅梅兰芳艺术生涯早期,在剧目《红线盗盒》中扮演红线女的剧照。“手持长棍,金盒‘啪’一下用脚接住,看上去比杂技还厉害。照相可以‘摆拍’,能在台上一下子做出来,不得了!男旦这么多,他是第一个获得几乎所有观众认可的。”
1911年,17岁的梅兰芳初次崭露头角,在北京同龄京剧演员评选中夺得“探花”席位;1917年,23岁的梅兰芳以23万余张选票,荣膺20岁以上男伶中的“剧界大王”美名。“颜值高,浓眉大眼,但扮上以后就是俊俏的佳人,比女孩还美。除此之外,就是他在舞台上的手、眼、身、法、步。”作为有着丰富演出经验的当代京剧名家,张晶深知,扎实的舞台基本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那是千锤百炼”。
革故鼎新创梅派,海纳百川开盛世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古代女子对美的追求,精细到发丝与妆色、鬓角与额头。“京剧舞台表演,永远是美的艺术。哭泣要美,喝醉要美,甚至发疯也要美。”张晶解析京剧成型阶段,名旦梅巧玲在《同光十三绝》中的妆容:“那时还没有贴片子,不像现在这么秀丽,脸型有点大。”
对京剧化妆进行系统的革新与创造,始于梅兰芳。梅玮将梅兰芳同样饰演白素贞,在艺术生涯早期与晚期的两幅剧照互为对比:20世纪初叶的舞台形象,“大圆脸、大白脸,不吊眉毛,也没有什么修饰,缺乏像现在这样的美感”;20世纪中叶,与幼子梅葆玖共同演出时,两鬓贴片、眉梢吊起,“区别已经很明显了”。
梅玮认为,这是梅兰芳与时俱进的审美创造。“以前女性没有社会地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甭说上台演出了,就连去台底下看戏,剧场都不让进,全是男性扮演女性角色,台下的观众也都是男性,所以稍微化一点妆,抹一点白粉、描一下眼睛、染一个樱桃小口,观众就觉得,挺好看。”
男女平等思潮在新文化运动中兴起,20世纪上半叶,女性逐渐登上京剧舞台,“旦角开始由女性扮演,男性再饰演女性,化妆成这样,观众就不爱看了”。梅玮介绍,梅兰芳是站在时代浪潮的审美前沿,根据女性形象特征,对京剧化妆进行了改造,“吊起了眉毛,贴起了片子”。
贴片和吊眉,都是烘云托月的京剧舞台妆造,映衬了五官的神采,点亮了演员的眼睛。梅玮剖解,贴片的效果在于塑造脸型,“有的演员脸盘大,片子往前贴一点,显得秀气,有的演员脸盘瘦,片子往后贴一点,显得丰满”;“眉毛一吊起来,眼睛顿时显得明亮有神”。
梅兰芳创造的舞台化妆手段,京剧演员沿用至今;舞台帷幕之后,烘托表演气氛的伴奏乐队中,也凝聚着梅兰芳对京剧配乐层次与厚度的把控和创新。刘侗介绍,在1923年以前,传统京剧伴奏乐器并未将我国民族乐器——二胡纳入其中。“创排新编古装戏《西施》时,梅先生感到京胡音色比较高亢,表现人物心声有些单薄,为了增强配乐的丰富性和厚重感,尝试了很多乐器作为补充。”二胡就这样走进京剧乐队,“做了一些改良调整,更名为京二胡,从此应用在京剧梅派剧目中”。
20世纪20年代,电灯在我国尚且少见,梅兰芳已经将追光打上舞台。“那时的京剧舞台,都是戏园里的传统戏楼,梅先生把京剧搬进剧场,在舞台上使用了转台、追光等各种先进的美术设计。”谈及梅兰芳在京剧舞台上推陈出新的视觉艺术设计,梅玮特别推荐了开设在国家大剧院的“梅韵霓裳”戏服展览:“对于服装道具,梅先生也非常讲究,自己设计了大量的京剧演出服装。这些戏服都是根据舞台人物形象等量身定制的,不仅涵盖了帔、蟒袍、靴等传统京剧服饰,在《霸王别姬》《天女散花》等许多剧目中,梅先生都进行了创造。”
国家大剧院的“梅韵霓裳”展厅中,陈列着一袭轻纱所制的洛神仙会衣。这件戏服,是梅兰芳广纳东西方各类艺术元素入京剧的典范之作:浓郁的配色带有东南亚风情,内衬为中国传统古装衣裙,外罩由印度纱制作、形似袈裟的花披纱,仿佛融汇了佛教元素。“梅先生本身就是一位佛弟子,他创编的新剧目《天女散花》讲述的也是佛经故事。”梅玮介绍,《天女散花》中使用的长绸,便借鉴了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梅先生的戏剧表演,还融入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特色。”
京剧与国画相通,在虚实相映,在构图意境。梅玮以梅派经典剧目《贵妃醉酒》中的动作“卧云”为例,评释梅兰芳的表演之美:“在《贵妃醉酒》中,梅先生运用‘卧云’去闻花,‘卧云’展示的是女性在俯身过程中,一个非常有美感的动作。他的手里没有花,舞台上也没有任何花束,但是大家通过他的动作就能感觉到,花在他的手里。”
京剧梅派表演,手指足尖皆是艺术。张晶解析梅派艺术的手上姿势与脚下步伐:“梅先生有‘茁芽’‘挹翠’‘挥芬’等很多拿扇子的手势,京剧演员通过云步表示燕子越飞越远……”在她看来,梅派表演不仅程式动作精妙,剧目类别也有着难以比拟的丰富度。“梅先生的一生,从年轻开始就不断创新,创作了很多古装戏、时装戏,包括神仙戏、宫廷戏、红楼戏等,传统文化基底非常深厚,他因此被评为京剧‘四大名旦’之首。”
舞台表演博采众长,京剧梅韵气象万千。梅派剧目中许多别具韵味的程式动作,都源自我国传统舞蹈;将舞蹈融入京剧,也是梅兰芳首创。梅玮介绍,京剧欣赏最初叫作“听戏”,“观众坐在台下,闭着眼睛、喝着茶听腔儿。台上的艺人怎么演?不看。京剧大师谭鑫培有时唱完一句,工作人员上台给他倒一杯茶,他就在台上喝,喝完接着唱,观众也没有意见。”
清除表演积弊、提升舞台效果,梅兰芳除旧布新、首开先河。“在《霸王别姬》《廉锦枫》等剧目中,梅先生都加入了舞蹈,这是一个重要创造。”京剧观众早期“听戏”时,“又是嗑瓜子,又是聊天。梅先生用他的舞台表演,把观众的眼神全部聚拢过来,大家都被这种美感吸引了。”梅玮品评京剧梅派的独特艺术风格:“雍容华贵、大气典雅,所有地方都是美的,每一个身段动作都是圆润的,没有棱角,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
既复归传统又吐故纳新,梅兰芳对京剧的改革创造,展现出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的兼收并蓄、精益求精。“梅先生虽然没有上过学,但是主动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寻找灵感,获得了很多文化滋养。”梅玮认为,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探求与尊重,是梅兰芳能够成为一代京剧表演大师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文化自觉值得后人——不只是从事艺术工作的人,而是每一个人学习。”
革故鼎新,包罗万象;海纳百川,蔚为大观。京剧在梅兰芳的维新开创中,国粹神韵初显,国剧气势渐成。梅玮总结道:“梅先生不仅创编了大量新戏,对京剧的化妆服装、乐器道具、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他都进行全面整体的把控,都做了系统的改革和创新,推动了京剧观赏感受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把京剧从一种听觉艺术转变成了一种视听全方位的享受。”他借用梅葆玖对梅兰芳的评价:“他就像一个水晶球,去吸收各种美好的光线,融合到这个球体当中。”
享誉世界传国粹,辉煌年代立巅峰
2023年9月,梅玮与查理·卓别林之子尤金·卓别林在北京会面,合影留念,完成了跨越近一个世纪,梅兰芳家族与卓别林家族的第三次“握手”,弥补了梅兰芳与卓别林相约第三次会见却未能实现的遗憾。
在北京梅兰芳纪念馆的“最美奋斗者”展览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梅艺今辉”展厅中,展示着两幅相同的照片:1930年,梅兰芳率领京剧团到美国访问演出时,与好莱坞喜剧表演艺术家查理·卓别林的握手合照。“卓别林从电影拍摄现场赶来,来不及卸妆,直接穿着工装观看了梅先生的演出,深深折服。1936年,卓别林来到上海,专程与梅先生再度相会,可见对梅先生是多么地痴迷和尊重!”刘侗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两位表演艺术家两次会面的情谊。
艺术之美跨越国界,艺术之桥联通东西。梅玮追溯,梅兰芳及其代表的京剧艺术最早在国外引发轰动,是1919年与1924年,梅兰芳两次率团出访日本期间。“梅先生第一次访问日本时,演了《天女散花》《贵妃醉酒》等剧目,日本观众非常震撼,掀起了一股梅兰芳热潮。”
日本在19世纪末期明治维新以后,摒弃东方传统,走上西化之路。“梅先生的演出,让日本的戏剧家和观众开始重新审视东方传统艺术。他们通过梅先生带来的京剧认识到,原来东方艺术仍然有着西方艺术不可超越的高妙之处,使日本戏剧回溯到对本国和东方传统的研究中。”梅玮介绍,日本的《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歌舞伎剧目,都受到了梅兰芳京剧表演艺术的影响。
赴日演出的成功,引发西方媒体广泛关注,梅兰芳由此收获邀约,于1929年末出访美国。梅玮说,这场访美之行的缘起,却是在1923年,时任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的卸任晚会上。“芮恩施在晚会上提出:如果梅先生到美国巡演,一定会对中美两国文化交流和民间友谊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当时,没有人把这句话当回事儿,梅先生却记下了,并为此准备了近7年之久。”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梅艺今辉”展览,展陈了多幅《访美京剧图谱》,京剧常用乐器、服饰道具等,样貌形态用细笔彩绘,辅以中英文注释。“梅先生编了183卷、1987幅图谱,还写了近11万字的资料,把京剧的工尺谱改编成五线谱,提前送到美国,让西方人先了解京剧和中国传统文化。”梅玮介绍,因此梅兰芳到访美国时,很多西方人已经对梅兰芳、对京剧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
这是中国京剧首次有组织、有规模地到西方国家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展演,声势浩大却殊为不易。“漂洋过海走了3个月,克服了路途、气候、经费、生活习惯等方面的重重困难。”刘侗介绍,梅兰芳排除万难的出访,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成效,“盛况空前,赢得了美国政治界、文化界、教育界、工商界等各界人士的热烈追捧。”
有剧评家为梅兰芳的演出撰写评论:他仅用一张脸、两只手就征服了美国观众。“那正是梅先生形象最好的时候。”梅玮认为,西方人的惊艳之感,主要来自对中国女性固有印象与舞台形象之间的反差。“一开始,很多观众交头接耳,觉得是不是又一个留着大辫子、又瘦又小的人,咿咿呀呀唱一段听不懂的话?等大幕一拉开、舞台灯光一打、梅先生一上台,几乎所有男观众眼睛都直了、所有女观众都把头低下来,梅先生太漂亮了!很多美国观众没有想到,京剧能够这么好看。梅先生在美国一炮而红,演出几乎场场爆满!”
万众瞩目聚焦一身,却未变更如梅风骨。梅兰芳精美绝伦的表演,获得了时任美国总统胡佛的亲自相邀。梅玮讲述,梅兰芳在华盛顿演出时,恰逢胡佛总统在外出访,胡佛发出一封急电给梅兰芳,希望他在华盛顿停留几天,等自己回来再演一场,梅兰芳却回答,自己在纽约的演出也已排满,停在这里势必影响纽约的演出,观众已经买好票在等待,他们不会答应,还是走完这趟行程后再为总统表演。
“永远将观众放在第一位,梅先生的这一观念令美国人非常尊重。美国政治界给予梅先生极高的评价,他的影响力甚至超越了当时的国民政府。”梅玮介绍,尽善尽美的访美之行,背后是不为人知的艰难支撑。“梅先生去美国是自费,花了15万大洋,全是自掏腰包。”临行前,许多人提醒梅兰芳,如果访美失败,回国后或许将面临破产的境地,而梅兰芳依旧十分坚持。“梅先生说,一定要让西方人了解中国,知道原来中国有这么杰出的艺术形式。他的这种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意识,都是内心自发的。”
在梅玮看来,梅兰芳1935年首次赴苏联之行,不仅同样取得了风靡一时的国际影响,而且正式将京剧带入了世界戏剧艺术之林。“当时的苏联是一个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很多戏剧家觉得这是一个新世界,来到这里想要寻找戏剧新灵感。”在苏联,梅兰芳与表演理论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等会面交流,共同探讨戏剧表演艺术。“他们对梅先生非常尊崇。”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梅兰芳为代表的世界戏剧三大表演体系之说,也在这场历史性会见中,丰富了世界戏剧艺术理论的宝库。
自1919年首次带领京剧走出国门,梅兰芳先后3次前往日本演出,1次到美国巡演,4次出访苏联,并曾赴比利时、波兰、德国、法国、英国、印度等欧洲和东南亚国家考察交流。“让京剧艺术走遍全球各地,成为全世界人民美美与共的精神文化财富。”刘侗对梅兰芳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的积极作用给予盛誉。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梅兰芳承担起“破冰之旅、文化先行”的外交使命,赴维也纳参加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前往朝鲜慰问抗美援朝战士……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和国家外事活动中一张耀眼的名片。
“要继承发扬梅兰芳先生胸怀大义、德艺双馨,坚守民族艺术立场,传播中华文化的文化自信与自觉意识,为传承弘扬戏曲艺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张俊苹向记者介绍了在梅兰芳诞辰130周年之际,新梅馆人以新设展陈,不断挖掘梅兰芳精神,表达对他的致敬与缅怀。梅兰芳的品格风范如梅香远溢、万古流芳。
(《人民周刊》2024年第23期)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