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金融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新征程做好金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宏伟目标。北京市西城区作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所在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北京市委工作要求,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应有贡献。
一、服务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发展,助力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建设
北京金融街是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和众多金融机构总部、重要金融基础设施机构所在地。西城区深刻认识到,加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建设,事关金融强国建设全局,是党中央赋予的重大职责使命。
高标准打造金融服务体系,是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更好发挥国家金融管理中心统筹资源和辐射带动作用的重要支撑。西城区通过打造“政府授权+跨界共治+专业运作+市场机制”模式,创新金融街合作发展理事会、金融街论坛、金融街服务局、金服公司“四位一体”服务体系,出台《关于服务保障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金融街资产管理高地建设的意见》,服务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构建以北交所为核心的金融生态圈。目前,驻区资管机构管理资产规模超过17.5万亿元,占全国1/8以上,驻区金融机构资产规模超150万亿元,占全国近1/3,是全国总部金融机构聚集度最高、优秀金融人才最集中、人民币资产流量最大的区域之一。
高站位推进金融法治建设,是筑牢完备的金融法律和市场规则体系、保障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平稳高效运行的坚实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的安全靠制度、活力在市场、秩序靠法治。”北京金融街服务局充分发挥全国首个经济金融领域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联合金融机构及时提出金融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法律建议和法律需求,推动民意民声更好体现在国家法律和制度设计中。
高水平扩大金融开放,是融入经济全球化、提升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的关键之举。西城区紧抓“两区”建设机遇,推动金融市场开放、资本跨境流动、投融资便利化等政策先行先试,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金融街论坛经过13年的发展,已成长为国家级金融政策宣传权威发布平台、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平台、中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发声平台、国际间金融交流合作平台,被誉为“中国金融改革发展风向标”。
二、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这既是服务实体经济的职责所在,也是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的内在要求。
科技金融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西城区紧扣科技型企业需求,加强对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全链条金融支持,引导服务优质科技型企业在北交所上市。目前已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09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41家、专精特新企业30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家,创新竞争力持续增强。
绿色金融是助力低碳转型发展的有力措施。西城区持续健全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助推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鼓励金融机构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供给,持续加大绿色信贷投放,推动金融机构开展碳核算,落地国家建筑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地区综合能耗、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等绿色发展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
普惠金融是实现社会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西城区鼓励金融机构在普惠信贷领域开展错位竞争、差异化发展,引导金融机构针对中小微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提供适配的金融产品,探索多样化、一揽子服务方案,打造“融享汇”服务品牌,畅通政银企对接渠道,扩大金融政策覆盖面与触达率,增强普惠金融“获得感”。
养老金融是推动养老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务实举措。西城区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宽领域、可持续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支持金融机构为银发经济经营主体提供低成本、低门槛、更友好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符合老年人特点的养老金融产品,探索建立适老金融服务特色网点,增强老年人金融服务便利性、可得性,以金融服务助力银发经济发展。
数字金融是经济和社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金融街充分发挥北京市首个数字人民币试点示范街区作用,实现“食住行游购娱医”场景全覆盖。充分发挥数据资源在金融行业的乘数效应,依托资源禀赋推进中国数据街建设,助力北京建设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综合试验区、国家数据管理中心、国家数据资源中心和国家数据流通交易中心。
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落实落细党对金融工作的各项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西城区充分发挥地方党委作用,坚持以党建守住金融工作之本、以党建凝聚金融改革之力、以党建铸就金融文化之魂,凝聚推进国家金融管理中心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以强化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西城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重大金融决策部署,打造“聚力·金融街”党群服务中心、金融街i客厅等平台,加速构建“党建聚势、人才聚智、资源聚力”和“党建联动、资源联享、人才联育、服务联促、实事联办、风险联防”三聚六联融合发展新格局。
以深化交流互通促进共建共治。西城区创新打造区域化党建品牌,成立金融街党建学会,创新推出金融街党建论坛、金融街党建大讲堂、青年金融论坛等系列活动,常态化开展“融享汇—结对共建”行动,举办投融资专场对接活动,叠加街道、金融机构、行业管理部门资源优势,共聚党建+金融新合力。
以建设人才高地激活智力引擎。西城区始终把高质量金融人才队伍作为推动金融强国建设的第一资源,健全金融人才资源配置体系,发挥“北京西城·高校发展联盟”作用,启动“创新人才培养合作”项目,深化与人力服务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完善“人才总管家—行业管家—服务管家”三级人才服务机制,营造“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的社会氛围。
(作者为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书记)
《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9日 第 10 版)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