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于2024年9月13日由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标志着我国国防教育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国防素养的重要途径。教育系统必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国防教育法,切实增强抓好学校国防教育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深刻把握学校国防教育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健全完善学校国防教育体系,全面推动新时代学校国防教育迈上新台阶,开启新篇章。
一、深刻认识贯彻落实国防教育法、切实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国防教育的重大意义
2001年,首次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指出,“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并把“学校国防教育”作为专章单独行文,强调了学校国防教育在全民国防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为推动学校国防教育深入开展提供了坚强的法律保障。进入新时代,国际国内环境发生许多新变化,对学校国防教育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此次国防教育法在学校国防教育方面作了“加法”,明确提出构建各级各类学校相互衔接的国防教育体系,对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的国防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途径等进行补充完善的要求,增强了可操作性,为我们进一步认识新时代学校国防教育的重大意义指明了方向。
从政治上看,国防教育是“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的深刻变化,对推进新时代国防教育工作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深化全民国防教育。”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贯彻国防教育法、做好新时代学校国防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从国际上看,国防教育日益紧迫。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强调:“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不断升级,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的重要历史时期,我们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必定会越大,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必定会越多。战争实践表明,人的因素始终是决定战争走向和成败的根本性因素。青少年学生国防素养关系着国防建设的未来,关系着能否在未来战争中赢得主动权、主导权,是拒战止战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坚定不移狠抓学校国防教育,是因势而谋,应势而动,以战略思维谋全局,以战略定力迎挑战的重要举措。
从历史上看,国防教育一贯重要。中国共产党自创办教育后,高度重视国防教育与革命斗争、生产实践相结合。苏维埃时期,党把提高劳动人民的工作能力和战斗精神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现实任务,培养群众的革命意识。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深刻阐明了国防教育对抗战的重要作用,把“教育上的国防准备”看作是救亡抗战的必需条件,把“国防教育”列为8条抗战办法之一。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颁布实施的第一部兵役法,明确规定“高级中学以上学校学生的军事训练”,开启了学校国防教育正规化的道路。2001年,国防教育法颁布,明确了学校国防教育在建设和巩固国防中的法律地位。特别是新修订的国防教育法,对学校国防教育进一步明确定位、作出全面部署。
从当前来看,国防教育地位凸显。新修订的国防教育法明确要求“加强军事技能训练,磨练学生意志品质,增强组织纪律性,提高军事训练水平”。实践表明,学校国防教育是“五育并举”的关键环节,是青少年训练技能、磨练意志、锤炼思想、强化担当的重要课堂。在增强青少年身体素质方面,国防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军事训练是青少年尚武强身的“练兵场”,能够切实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帮助其养成运动的良好习惯。在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方面,国防教育在提高学生抗压能力、增强青少年心理韧性上具有关键作用,能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和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在培养学生纪律意识方面,国防教育能有效改善学生闲散、慵懒的行为习惯,养成独立自主、严于律己的生活作风,磨练学生意志品质,增强组织纪律性。
二、新时代学校国防教育高质量发展,为贯彻国防教育法奠定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国防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国防教育法中明确的任务要求为依据,在军地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国防教育事业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政策制度更加完善。近年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学校国防教育的意见,构建了学校国防教育工作的政策框架体系,部署了新时期推进学校国防教育的重点工作,为推进学校国防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此外,聚焦解决学校国防教育领域的突出矛盾问题,教育部还会同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关于学生军训基地建设、规范军训教官管理等文件或办法,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国防教育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二是课程融入更加全面。课程教材是培养目标、教育内容的重要载体,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为进一步深化学校国防教育效能,教育部印发了《国防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明确国防教育的内容范围、载体形式、学科要求,全面有机融入和渗透课程教材,确保国防教育在中小学课程教材中育人立意更加精准鲜明,整体布局更加系统完整,主题内容更加凸显。此外,教育部还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一标准,两大纲”(即《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建设标准》《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高中阶段学校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大、中学校军事理论课程的授课内容和重点,确保学生国防素养再塑造、再提升,课程教材在提升学生国防素养方面的育人功能显著增强。
三是协同创新更加高效。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系统与军队系统密切合作,共同树立“一盘棋”思想,凝聚“一股绳”合力,深化协同配合。每年年初,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文件,对全年学校国防教育节点性工作和重点任务安排作出明确规定;军地联合举办青少年学生走进军营试点活动,有效开启了学校国防教育的新实践;近十年联合举办师资培训60余期,为提升学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四是活动成效更加凸显。近年来,教育部会同中央军委有关部门打造了一批各具功能和特色的学校国防教育品牌活动,包括国防公开课、军事课教学展示、学校国防教育典型案例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连续举办9届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和已经遴选创建万余所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和特色学校。这些学校国防教育品牌活动均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在取得以上成绩的同时,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学校国防教育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一些地区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制定进度缓慢,国防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师资队伍和基地建设力度不大,缺乏必要的制度、经费等条件保障。我们必须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正视问题、总结经验,遵循规律、真抓实干,勇于改革创新,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推动学校国防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三、深入贯彻国防教育法,推动学校国防教育迈上新台阶
新修订的国防教育法,着眼于构建更为全面的国防教育体系,在现行有关规定基础上,针对大中小各学段的特点,对课程设置、军事训练等方面提出了相应规定,擘画了无缝衔接、梯次发展的国防教育蓝图。下一步的主要任务是,聚焦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以全面深化学校国防教育体系建设为抓手,全面提高学生国防素养,支撑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是持续强化思想引领。全面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是教育系统当前和今后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以国防教育法修订为契机,指导教育系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防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把贯穿其中的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提炼出来,以融入浸润的方式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
二是健全完善政策制度。聚焦国防教育法修订重点,系统推进学校国防教育政策制度体系建设。推动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学校国防教育和学生军事训练基地建设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地方实际,尽快制定本地区的实施细则,不断完善组织机制与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监督评价体系,全方位推进学校国防教育体系建设走深走实。
三是系统抓实军事训练。以新修订的国防教育法为法律依据,进一步明确普通高等学校和高中阶段学校的学生军训相关要求和规定,指导大中学校严格按照学生军事训练大纲,加强军事技能训练,逐步探索“学生军训一体化建设”,推动中学和大学阶段军训各有重点、相互衔接、层层递进、确有成效。同时,加强学生军事训练基地建设,逐步构建公办基地、校园基地相结合的全域体系布局。加强军训安全管理,规范施训、安全施训,强化安全保障和应急处突能力,建立军训学生身体健康档案,按规定配备专业医护力量,确保学生参训安全。
四是着力提升课程质量。把国防教育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加强监督落实,保证国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不折不扣执行课程安排,确保小学和初级中学将国防教育的内容纳入有关课程,高中阶段学校在有关课程中安排专门的国防教育内容,普通高等学校设置国防教育课程。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丰富课程资源平台,加强国防教育相关学科建设。
五是有序拓展实践活动。持续加强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和特色学校建设,确保各项支持到位,切实发挥“排头兵”“领头雁”作用。充分利用地方英雄烈士纪念设施、革命旧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国防教育主题公园和其他具有国防教育功能的场所,立足本地特色和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育活动,上好“流动的红色思政课”。
新时代学校国防教育事业面临新机遇、承载新使命、开启新征程。教育系统要率先行动起来,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新修订的国防教育法,锚定教育强国建设和新时代国防建设目标,全面加强学校国防教育,着力提升青少年国防素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为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总督学)
《人民日报》(2025年01月14日 第 11 版)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