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去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今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这进一步彰显了促进消费对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性作用。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要积极顺应消费需求变化趋势,着力消除阻碍居民消费需求实现的痛点、堵点、卡点,努力扩大消费需求。
充分释放消费潜力。我国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地位,2024年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2723亿元,同比增长3.5%。充分激发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根据不同群体需求制定差异化支持政策,重点抓好增长性、带动性强的领域,将进一步充分释放我国消费需求潜力。比如,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在引领消费“向绿向新”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汽车等传统产业在数字化、智能化驱动下正在焕发新的生机。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推动新型消费扩容,可深入实施数字消费提升行动,丰富数字消费供给,优化数字消费载体,有力引导数字消费创新发展;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帮助消费者解决消费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决策难题,提升消费决策的效率和质量。
加快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对于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比如,近年来,我国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让“China Travel”风靡世界,推动入境消费快速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入境游客约9500万人次,同比增长近80%。要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优化入境政策和消费环境、鼓励首发经济等,精准汇聚全球消费、升级高品质消费和引领全球消费,努力构建融合全球消费资源的集聚地,提升国际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以及对国际消费者的吸引力。
建立共享型消费格局。去年7月,国务院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顺应这一趋势,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帮助农业转移人口平等享受城市教育、医疗、养老和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将有力促进消费扩容提质。为此,要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险、住房保障、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等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加大税收、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持续优化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以不断增长的消费能力和持续缩小的城乡消费差距,推动形成共享型消费格局。
打造融合型消费业态。融合型消费是一种创意消费,在推动产业融合、实现经济跨界发展和创新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近年来,我国文旅消费不断开辟新赛道,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和数字藏品等数字文化融合的消费渐成Z世代追求的潮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演艺、旅游等融合型消费新业态也在蓬勃发展。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达到2904元,比上年增长17.6%;2024年1—11月,我国体育、娱乐用品类消费支出增长10.5%。要持续优化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机制、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持续打造融合型消费业态,以融合型消费新业态助力扩大内需。
(作者分别为浙江工商大学校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人民日报》(2025年01月06日 第 09 版)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