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热点话题 > 正文

如何为新就业群体织密保障网络?

本报记者 刘博通    2025-03-17 06:32:20    人民日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风雨无阻的外卖骑手、往来奔忙的快递员、东奔西跑的网约车司机,他们的工作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少网友围绕新就业群体所思所盼发出疑问:如何解决他们在就餐、休息等方面的难题?如何加强权益保障?如何拓宽职业发展路径?记者连线嘉宾、共同讨论。

——编  者

 

对话嘉宾:

王承哲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张海荣  江西九江市公共交通集团公司公交25路女子车队驾驶员

李孝轩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

杨  蓉  山西太原市公安局杏花岭分局三桥派出所副所长

李  青  青海省工商业联合会主席

杜汇良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记者:如何解决新就业群体在就餐、休息等方面的难题?

王承哲:近些年,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蓬勃发展,聚集了大量新就业群体。由于工作方式弹性化、工作地点不固定等原因,相当数量的新就业群体面临就餐难、休息难。建议建设更多“爱心冰柜”“恒温小屋”,冬送温暖夏送清凉,营造友善氛围;加强数字赋能,开发专属“服务地图”小程序,动态显示附近休息站、优惠餐点等信息。

张海荣:各地可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职工之家、爱心驿站等阵地,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更多就餐、休息便利。建议有关部门、行业协会、爱心企业共同参与。比如,针对集中在城区活动的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等,引导更多社区食堂、爱心商家等提供价廉质优的“爱心餐”;针对货车司机等主要活动在公路上的人员,可以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站等处设置更多标识醒目、设施齐全的休息用餐空间。

记者:如何加强新就业群体在就医、休假、工伤等方面的权益保障?

李孝轩:新就业群体流动性较强,劳动权益保障必不可少。建议加快完善与新就业形态快速发展相适应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鼓励平台企业履行更多社会责任,为新就业群体日常就医、带薪休假、工伤等提供更多保障,构建更加和谐的劳动关系。

杨蓉:新就业群体为社会运转增添了活力动力,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权益保障的“薄弱环节”。建议加快探索适应不同职业特点的社保缴纳新模式;鼓励各地将闲置房屋改建为集体宿舍;联合工会、司法部门建设完善“一站式”维权服务站,对工伤认定、经济补偿等案件提供更加顺畅的法律援助通道。

记者:如何提升新就业群体的技能水平,拓宽职业发展路径?

李青:新就业群体常被认为是在吃“青春饭”,工作流动性强。建议推动学历教育、职业培训、企业内训互通互认,培养劳动者多元技能;围绕冷链物流等特色产业,支持劳动者向技术岗、管理岗转型,为新就业群体铺就“技能提升有通道、个人晋升有盼头”的职业发展之路。

杜汇良:建议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开发灵活多样的培训课程和线上教育平台,方便新就业群体时时可学、处处可学。利用职业院校场地、师资、设备优势开展职业培训,持续为新就业群体蓄能赋能。完善待遇保障体系,对取得高技能等级证书的人员给予支持激励,为新就业群体提升学历层次开辟新路径、畅通新渠道。

(本报记者张文豪、齐志明、周欢、郑洋洋、向子丰参与采写)

 

《人民日报》(2025年03月17日 第 10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外国选手走近中国传统文化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