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黑芝麻智能(02533.HK)披露正面盈利预告,预计2024年实现收入约4.5亿元至5亿元,相较上一年增长44%至60%;预计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净额不低于1亿元,而2023年同期为亏损约48.55亿元,这意味着其在2024年扭亏。
黑芝麻智能董事会认为,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归因于自动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的收入增加。一方面,公司持续向比亚迪、东风、吉利等国内领先的汽车制造商和一级供应商出口芯片及解决方案等产品,且在量产车型中的使用数量稳步增加。另一方面,公司产品线扩张及发展带来了商用车领域市场渗透率的提高,同时相关政府政策的发布,也使得公司在“车路云一体化”等领域的收入增加。此外,向投资者发行的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收益,也是利润增长的重要因素。
黑芝麻智能的股价在2月17日的表现也相当亮眼。公司的股价低开高走,当天午后大幅拉升涨超14%,收盘涨幅有所收窄,涨8.32%至25.4港元/股。在这背后,瑞银的一份研报起到了关键作用:瑞银在最新研报中给出的中美科技股对标名单里,将黑芝麻智能与英伟达对标。
瑞银在报告中表示,AI行业的发展通常会推动相关股票的估值提升。在过去的4G、5G和云计算时代,相关股票的表现都优于市场50%到100%,且这种反弹通常会持续1到2年。瑞银认为,当前AI相关的市场反弹可能还未过半,尤其是软件类股票,未来仍有较大的估值提升空间。
另一方面,成为DeepSeek概念股也是黑芝麻智能当天股价走强的原因。据了解,黑芝麻智能的武当C1200家族芯片已经完成DeepSeek模型的部署,后续A2000也将全面支持基于DeepSeek的多模态大模型。黑芝麻智能表示,在智能座舱领域,DeepSeek能够为用户带来更流畅和自然的交互体验,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语音识别技术,实现更精准的语音助手服务。同时,DeepSeek的技术创新为智能驾驶发展提供了新思路,黑芝麻智能将利用高性能芯片的算力优势,探索DeepSeek在智驾领域的落地方向和应用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2月10日黑芝麻智能公告,公司华山A1000家族芯片再获一汽平台定点,覆盖多款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型。据悉,华山A1000家族芯片已处于全面量产状态,获得国内多家头部车企采用,包括一汽集团、东风集团、吉利集团、江汽集团等,量产车型包括领克08EM-P、领克07EM-P、东风奕派eπ007及eπ008等。
事实上,进入2月以来,黑芝麻智能的股价如同坐上了过山车,一度大起大落。
此前比亚迪举办智能化战略发布会,发布全民智驾战略,宣布全系车型将搭载 “天神之眼” 高阶智驾技术。有消息称比亚迪 “天神之眼” 智驾方案将采用黑芝麻智能车规级自动驾驶计算芯片且已经量产出货,受此影响,2月7日黑芝麻智能股价暴涨,最高涨幅达55.5%,创下43.8港元/股的历史新高,收盘涨37.59%。
但仅过了一个交易日,即2月10日,黑芝麻智能股价一度暴跌50%,收盘跌幅仍达39.56%。主要原因在于黑芝麻智能发出澄清公告,称公司与比亚迪等车企有长期合作关系,但未明确与比亚迪之间合作的内容是否指向 “天神之眼” 智驾方案。
黑芝麻智能成立于2016年,是车规级智能汽车计算SoC及基于SoC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供应商,其以自有的车规级产品及技术为智能汽车配备关键任务能力,包括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先进成像及互联等。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2年车规级高算力SoC的出货量计,公司是全球第三大供应商。黑芝麻智能于2024年8月8日登陆港交所,有“中国自动驾驶芯片第一股”之称。
(责编:汪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