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一刀切”也是一种懒政

耿 磊    2025-04-15 08:44:10    人民日报

良好的作风是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保证。新时代以来,广大党员干部大兴务实之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细化措施、精准发力,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然而,仍有个别地方执行政策简单化,“一刀切”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提升街面整体形象,要求所有商户招牌大小、颜色、字体统一;为治理交通,将共享单车“一收了之”;在乡村建设中,没有充分结合村庄的历史、文化等特色,导致“千村一面”……这种简单化、机械化的做法,往往切掉的是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让政策效果打了折扣,让群众的获得感也打了折扣。

搞“一刀切”,看似“不折不扣”抓落实,态度坚决、执行严格,实则是一种懒政,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另一种表现,根本问题还是工作作风不严不实。有的党员干部把“一刀切”作为彰显个人政绩的手段,急功近利;有的党员干部缺乏担当精神,不愿投入时间和精力深入了解千差万别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而是选择“照章办事,但求无过”。当然,个别上级部门只管传导压力,却忽视基层情况的差异性,要求用“齐步走”的方式落实工作部署,也会诱发“一刀切”。对此,有基层干部坦言:“上级催得紧,就没工夫、没精力做细活。”

抓落实,干部是关键。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考验党员干部的能力和作风。广大党员干部应锲而不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坚持实事求是,强化实干担当,做深做实调查研究,立足各地各单位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差异化特点,做足“绣花功夫”,精细化制定实施方案,切实把上级精神和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政策执行的效能。

转作风,根子在思想上。摒弃“一刀切”的懒政思维,关键在于切除“思想病灶”。倘若办事决策能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凡事多问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那种一个模式套到底、不顾实效的情况就会有效减少。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强化宗旨意识,树牢正确政绩观,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让群众享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才是真正的政绩,从而更加自觉地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只有始终秉持求真务实的作风,才能让政策真正造福民生,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人民日报》(2025年04月15日 第 19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心中始终有一盏明亮的灯
下一篇:立志在火热军营成长成才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