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爱运动,也要会运动

吕 莉    2025-04-14 08:43:42    人民日报

北京有条徒步线路叫“香八拉”(从香山拉练到八大处),很受徒步爱好者欢迎。一位朋友慕名打卡,一来没经验,二来装备不专业,一开始走不下来,但多“刷”了几次不仅能走完全程,还爱上了徒步运动。然而,隐隐作痛的膝关节成为新困扰。到医院康复科寻求帮助后,朋友的疼痛逐渐缓解。

有人说,“运动的尽头是康复科”。虽是玩笑话,但也提醒我们,爱运动的人未必会运动。

运动要循序渐进、遵循规律。如今,全民健身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群众运动热情高涨,但切不可“蛮干”。首先,要了解自己,根据年龄特点、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项目。辽宁阜新有个国民体质监测中心,花半小时做个体质检测,市民能得到一张免费的运动处方。有了“凭证”,适合参与什么运动、哪些技能还需加强,一目了然。事实上,在医院康复科就诊,进行体质评估也是第一个环节。

如何让运动康复惠及更多人?

观念要跟上。运动康复并非专属于运动员,如今日益普及。身体劳损或受伤后,不仅需要因人而异、缓解疼痛的方案,也需要恢复身体功能、矫正动静体态的方法。康复医学依托核磁共振等方式,借助等速肌力测试仪等设备,能拿出更具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同时,也帮助人们在治疗过程中学会自主锻炼肌力、避免损伤的知识。

缺口须补上。当前,运动康复领域的高质量供给仍不足,无法匹配不断增长的群众需求。运动康复涉及医学、运动学等领域,对从业人员的资质要求较高。人才短缺、良莠不齐是当前限制该领域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原因,需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从业人员职业认定、建立针对不同人群的运动处方库。

坚持运动健身,帮助人们获得健康、享受快乐。运动康复学科和产业的发展,为全民健身提供支撑。在大江南北的活力图景中,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运动康复大有可为。

 

《人民日报》(2025年04月14日 第 16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谱写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新篇章(和音)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