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为西部发展注入人才活水

尹双红    2025-04-11 08:03:22    人民日报

从“东南飞”,到“西北栖”,这是西部地区人才工作结出的硕果,更照见广大青年赤诚的家国情怀

今天的西部地区,机遇众多、前景广阔,让越来越多人萌生信心、坚定决心,推动人才流向从“要我去”到“我要去”,从“抢过来”变“抢着来”

 

“来找我咨询怎么去新疆等边远地区就业创业的学生、家长明显增多了。”近来,甘肃省“一靠三实”就业创业名师工作室的工作人员,感受到了就业市场的一些新动向。

这样的变化并非个例。有调研数据显示,2023届本科生在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为25%,较2019届的23.1%提高了1.9个百分点。

要实现更大发展,人才无疑是关键。曾几何时,“孔雀东南飞”是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的主流选择。人才引不来、留不住,严重制约了西部地区的发展。如今,这一趋势已然改变。“到西部去”正成为越来越多青年的选择。

在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高校毕业生“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西部地区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举足轻重。从“东南飞”,到“西北栖”,这是西部地区人才工作结出的硕果,更照见广大青年赤诚的家国情怀。

人才流向的变化,源于政策引导的持续发力。西部计划实施20多年来,累计招募派遣超过50万名大学生志愿者;截至2024年8月,特岗计划为中西部地区22个省份的1000多个县的3万多所乡村学校补充了约115万名教师;“三支一扶”自实施以来,为农村基层输送了大量的高校毕业生,他们在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关政策搭建桥梁,不仅帮青年更好看见西部、关注西部、了解西部,还在生活、工作等方面为青年提供多种保障,打消他们留在西部的后顾之忧。

如果说政策引导是推动力,那么西部地区近年来展现的蓬勃发展势头,已然形成对人才的强大磁吸力。一名选择到贵州就业的毕业生说,“‘FAST’、大数据、‘村超’……一张张贵州的新名片触动着我”。从特色优势产业招牌持续被擦亮,到大数据、半导体、无人机等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再到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为开放型经济注入新活力,西部地区发展日新月异,建功立业的舞台越来越宽广。今天的西部地区,机遇众多、前景广阔,让越来越多人萌生信心、坚定决心,推动人才流向从“要我去”到“我要去”,从“抢过来”变“抢着来”。

也要看到,不同地区之间风土人情不尽相同,青年人才初来乍到,难免会出现“水土不服”。这就需要西部地区用好用足政策,细心呵护,使人才“留得住”。从开辟多项政务服务“绿色通道”,到提供人才驿站等生活服务,再到设立人才发展基金……以真情待真心,各地纷纷拿出政策“礼包”,帮助青年人才度过适应期,释放出招贤揽才的满满诚意。既有发展的“速度”,也有情感的“温度”,必能吸引更多青年才俊在这片热土扎根抽穗、茁壮成长。

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人才有序流动机制,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深化东中西部人才协作。”从顶层设计层面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优化西部地区的人才发展环境,人才资源将为西部地区发展提供更强劲的助力。

“你可曾看见:那些年青人闪亮的眼睛/在遥望六盘山高耸的峰头?你可曾想见:那些年青人火热的胸口/在渴念人生路上第一个战斗?”贺敬之创作的现代诗《西去列车的窗口》,至今读来依然令人心潮澎湃。人才因梦想而相逢,西部因人才而繁荣。引导青年树立远大理想,让青年愿意来、留得下、放开手脚干,广袤西部一定能激荡更澎湃的创新创造力,谱写更精彩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人民日报》(2025年04月11日 第 05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从“哪吒旋风”看文旅消费
下一篇:守望每一盏灯火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