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从“撸铁奶奶”看运动的“代际破冰”

吴 凯    2025-04-07 09:59:45    人民日报

“这动作比我还标准”“奶奶好样的”……近日,一段健身视频在网络上引发关注。镜头里,一位77岁的奶奶在健身器械展会上熟练地使用高位下拉器等器械,标准的动作、自信的神情让网友发出阵阵感叹。

从健身房里的“撸铁奶奶”,到时尚秀场上的“最飒爷爷”,银发族带给人们惊喜。他们不仅在广场舞、公园棋局中唱主角,还掌握了新潮运动的新技能。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结合年龄特点、自身条件,通过科学锻炼,强健筋骨、愉悦身心。

近年来,类似场景频频上演,让我们看到运动方式的“代际破冰”。雪场中高级道,萌娃御雪飞行,前后刃自由切换;公园一角,90后、00后组团练太极、学八段锦,在沉肩坠肘中释放压力;室外碗池,中老年人踩着陆地冲浪板自由滑行,解锁人生新体验……不同年龄段的身影在丰富的运动场景中交叠,刷新人们的观念,连缀成全民健身的新图景。

推动全民健身由“经常”变为“日常”,首先要解决好“去哪儿健身”的问题。天津将走廊等校园内的“金角银边”打造成微操场,陕西西安把运动场馆建到居民家门口,安徽蒙城王化庄建成村民健身小广场……依据城乡肌理科学布局、因地施策,体育场地设施不仅从无到有,还由有到优,为全民健身搭建起广阔舞台。

舞台有了,如何让每个人练得更好?在四川成都,奥运冠军走进社区,让更多人了解体育运动的魅力;安徽肥西积极举办广场舞联赛、生态徒步、“村BA”等体育文化活动,打造“月月有赛事、季季有主题”的全民健身新格局;上海体育大学依托专业课程资源,运营“市民身边的健康师”公众号,开展运动健康指导与科普……结合群众日益多元的体育运动需求,健身服务方式、内容、场景不断创新,让更多人尽情地运动、丝滑地健身、健康地生活。

人人参与体育,体育造福人人。全民健身是幸福的事业,是活力的事业。随着汗水滑落,人们将拥有更和美的生活,健康中国将书写新的诗行。

 

《人民日报》(2025年04月07日 第 14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感受“未来之城”的意蕴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