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深度开发“原字号” 培育壮大“新字号”

晓 眷    2025-02-21 08:55:46    人民日报

做足做活农业“从头到尾”大文章,既要千方百计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生产、安全供应,也要注重向终端消费品精深加工延伸,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要积极发展生态养殖,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食品细加工,做足做活“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文章,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装备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食品加工、农旅融合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兴起,农业已不仅仅意味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从人民群众日益多元的食物消费需求看,发展农业也不能再只注重种、养这些“初字号”“原字号”,而是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努力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把农业打造成一个现代化大产业,挖掘产业全链条的增值潜力,既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稳定增收,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的食物供给。

其实,对于这“一头一尾”,广大农民也有自己的体会。在农村采访就经常听农民念叨,“农业不加工,等于一场空;农业不成链,到头不赚钱。”那么,到底该怎样“头尾”呼应,延链、强链,做好农业增值这篇大文章呢?

从产业链条看,“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粮、畜、农在前端,食、肉、工在后端。发展好后端,前端是基础,是前提。可喜的是,前端的“原字号”农产品供给越来越有保障。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超过1.4万亿斤,肉蛋奶、果菜茶、水产品等都供应充足。与此同时,链条后端也越来越有看头,农产品加工转化和增值水平不断提高,三产发展也日益火热。2024年前6月,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8.7万亿元;去年前三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收入1.32万亿元,同比增加9.8%。

也要看到,当前我国农业产业链依然面临资源量大链短、头强尾弱、头尾脱节等问题,要将资源优势、粮食优势、农业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富民优势,既要千方百计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生产、安全供应,也要注重向终端消费品精深加工延伸,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

河南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近些年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文章,贡献了全国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河南经验告诉我们,实现农业全产业链增值,需要有“跳出农业看农业”的眼光,把精力从“田间地头”向“市场端头”延伸,努力让农业农村更有看头,让农民尝到更多甜头,这样才能真正从头到尾、头尾呼应做好产业增值。

眼下,春耕备耕自南向北陆续展开,广袤的土地正孕育新生机。做足做活农业“从头到尾”大文章,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更大的力量。

 

《人民日报》(2025年02月21日 第 18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跳出此山放眼观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