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从用材用料变化看制造业转型升级

王 政    2025-02-19 08:45:47    人民日报

产品用材用料从重到轻,得益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更环保、更轻量化的新材料替代了旧材料。但也要警惕“内卷式”竞争,杜绝以次充好

 

朋友家近来改造17年前装修的老房子,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不管是空调、橱柜的原厂维修人员,还是上门修改水路、补打密封胶的师傅,都反馈以前的产品拎起来更沉、用料更重。

这事怎么看?

产品用材用料从重到轻,背后有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一方面,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一些加工过程能耗大、排放多的产品被更环保的工艺、更轻量化的材料替代。

另一方面,经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我国企业不仅掌握了大多数工业制成品的研发和生产流程、制造工艺,而且越来越多地参与相关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这让企业有能力、有底气尝试新材料、新工艺。比如,在汽车行业,一体化铝压铸工艺替代了冲压、焊接等多道工序,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整车刚性。

这些进步,不仅让消费者以更实惠的价格用上了更高质量的商品,也推动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作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已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220多种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个人计算机、手机、家用电器、太阳能电池板等重要产品的产量占全球一半以上。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无人机,无论是智能家居还是智能穿戴设备,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的受欢迎程度有目共睹。

与此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持续赋能千行百业,制造业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缩短,新品类加速涌现。这也倒逼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选用更有成本竞争力的新材料、新技术,以提升核心竞争力。

当然,用材用料作为影响产品性能的重要因素,须守住质量底线。如果成本竞争过了头,发展成为“内卷式”竞争,龙头企业“强行”压价,可能会影响供应商的供货质量,以致在选用材料时以次充好。这将造成一些维修更换繁琐、使用年限较长、与生命安全密切相关的部件质量下降,影响产品耐久性,就很值得警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广大企业要放眼长远、着眼大局,坚定不移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道路,补齐核心技术短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和产品竞争力、品牌影响力,让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步伐越走越坚实。

 

《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9日 第 18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为中小微企业创造更好营商环境
下一篇:帮老年人戒“网瘾”,不能只靠放假大学生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