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未来,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有底气、有信心
回望刚刚过去的2024年,科技创新为奋进中国留下一个个难忘的瞬间。嫦娥六号首次月背采样,中国探月工程书写新的里程碑;全球最快高铁列车亮相,高铁技术领跑优势进一步巩固;“梦想”号钻探船入列,大洋探秘向地球深部进发……过去一年,逐梦星辰大海的豪情壮志催人奋进,带给人们砥砺前行的信心和勇气。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刚刚过去的一年,放眼神州大地,我们分明感受到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澎湃动能。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2024年,我国5G技术创新和应用持续深化,全球首发的5G—A加快商用部署。从自动化的生产线,到自动驾驶的汽车,从跨越山河的无人机,到远程联动的手术室,5G正全面融入各行各业,带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在陕西榆林,煤制烯烃等技术让“乌金”物尽其用,资源产品由“一般加工”向“高端制造”转变;在山东青岛,工业互联网牵手智慧制造,海尔中央空调互联工厂的整体效率提升2倍……因“新”而强,传统产业升级步履铿锵。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千帆星座”首批18星成功入轨,我国巨型低轨星座迈出了大规模组网建设的第一步;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任务圆满成功,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初步形成。2024年,蓄势待发的商业航天,为航天产业发展打开新空间。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接连突破,碰撞出光伏、物联网等产业新火花;人工智能革新药物发现和开发流程,催生智慧制药新赛道……向“新”而行,新兴产业生态逐步壮大。
布局建设未来产业。2024年初,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线运行,并向全球用户开放使用。截至目前,“本源悟空”吸引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1800万人次访问,共完成超过30万个量子运算任务。量子计算机持续“进化”,为商业应用打下良好基础。
异体通用型CAR—T治疗自身免疫疾病实现突破,我国在革新自身免疫疾病治疗上先行一步;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虚拟现实等前沿领域创新不断涌现……从“新”出发,未来产业发展优势正加速构筑。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展望未来,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有底气、有信心。
底气源自不断积累的创新势能。2023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突破3.3万亿元,持续提升的投入为创新提供了坚实保障。眼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国际竞争格局,把握机遇,在生命科学、量子科技、生物制造等领域,我们将产出更多原创性成果。
底气源自丰富的应用场景优势。我国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支撑起规模庞大、层次多样、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创造了良好条件。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在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我们将见证更多应用与技术的双向奔赴。
底气源自持续壮大的科技人才队伍。2023年,我国按折合全时工作量计算的研发人员达到724万人年,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破立并举优化科技评价体系,有效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创造活力。我国首次评选表彰了“国家工程师奖”,地方、高校发力选拔、培育卓越工程师,工程科技人才队伍日渐壮大。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我们将不惧“卡脖子”的挑战。
岁月不居,时序流转,创新的中国大步向前。向“新”而行,提“质”而上,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我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人民日报》(2025年01月13日 第 19 版)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