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绿色 > 正文

春雨为何“贵如油”?(把自然讲给你听)

陶妍洁    2025-02-18 10:27:11    人民日报

雨水节气标志着一年的降水形态开始更多地由雪转雨,且雨量渐增。雨水节气也被称为“可耕之候”

 

2月18日是今年的雨水节气。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气温逐步回升,在大气环流作用下,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带来大量水汽,与尚未完全消退的冷空气交汇,凝结饱和后形成降雨。雨水节气标志着一年的降水形态开始更多地由雪转雨,且雨量渐增。在人们印象中,春雨多细软绵柔、氤氲润泽,使山河朗润、天地净明,盛春之景开始勃发。

进入雨水节气,全国大部分地区开始春耕,越冬作物自南向北陆续进入返青的关键时期,需要及时灌溉。因此,雨水节气也被称为“可耕之候”,亦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

从农业生产需求看,冬小麦等越冬作物返青需水量大,若有一场10毫米的降水,相当于为每亩地增加6.7立方米灌溉用水,有利于亩产提升。从生态环境领域看,春雨能补充地表径流,提升地下水位,改善水体生态和动植物生存环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和良性运转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雨水节气,如果天气晴好无雨,便要抓住时机翻耕土地、播种施肥、开挖水渠,但若持续干旱无雨,容易造成土壤墒情不足,影响春播。适量降雨能缓解冬春连旱的危机,为粮食丰收奠定基础,但若持续过量降雨,则易使农田积水,土壤透气性变差,引发作物烂根、死苗、病虫害滋生等问题。雨水节气前后是早稻育秧的最佳时机,在北方地区,“倒春寒”和“春旱”时有发生,在做好春耕春灌的同时,还要注意“春捂”保墒增温。南方地区种植油菜等经济作物要做好清沟排水准备,防止雨后积水,导致烂根。

春雨至,万物生。雨水是充满生命力的节气,春雨虽细,但积少成多亦可厚积薄发,春雨之“贵”,不仅“贵”在时序时机,更是“贵”在润物无声,赋予万物破茧新生的力量。

(作者为中国农业博物馆当代农业研究部副研究馆员,本报记者常钦采访整理)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如何安全回收一部旧手机?
下一篇:水利部安排部署开河期防凌工作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