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绿色 > 正文

《天然林保护修复中长期规划》印发

明确对所有天然林和非天然公益林实施一体化管护

2025-02-10 10:00:18    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2月9日电  (记者顾仲阳)近日,国家林草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金融监管总局六部门联合印发《天然林保护修复中长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在系统总结天保工程20多年成效经验基础上,对新时期我国天然林保护修复作出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总体要求、战略布局、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

《规划》提出,到2035年,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体系基本健全,天然林面积保持在25.8亿亩左右,质量实现根本好转,天然林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功能完备。《规划》明确,对所有天然林和非天然公益林实施一体化管护,全面落实管护责任,不断提升管护能力,管护面积32.35亿亩;采取抚育、改造、促进更新等综合措施开展系统修复,对亟须提升质量的4.01亿亩森林进行重点攻坚;持续优化林区民生保障机制,兜牢国有林业单位职工基本民生底线,促进林区绿色发展,加强林区基础设施建设。

《规划》在做好与现有政策平稳衔接的基础上,着力改革创新。一是实行天然林保护与公益林管理并轨,实施一体化保护,进行分类管控,重点保护区域实行严格保护、一般保护区域开展科学经营,着力构建保护发展新格局。二是遵循天然林演替规律,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保育并举,加强天然林系统修复,实施可持续经营,全面提升森林质量效益,着力开创提质增效新局面。三是通过科学安排天然林保护修复任务,持续深化国有林区林场改革,着力健全民生保障新机制。四是加强资金统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将天保工程二期中的国有林管护、社会保险、政策性社会性支出、森林抚育和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等补助,整合为森林保护修复补助,由地方按规定统筹使用,用于保护修复、转型发展和民生保障,着力完善资金支持新政策。五是加强项目库管理,年度任务落地上图,强化日常监管,全面实行预算绩效管理等,着力创新考核管理新方式。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物阜景美一路享 人乐林绿两相安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