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绿色 > 正文

《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草案)》通过审议

为古树名木保护提供更坚实法治基础

本报记者 董丝雨    2025-01-06 10:50:05    人民日报

1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会议强调,要坚持保护第一,抓紧制定修订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标准、规范等,把分级分类保护、日常养护、采伐移植管理等规定落实落细。要合理利用古树名木资源,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有序开展生态旅游、科学研究等活动,做好养护救治科技攻关和科普宣传,严厉打击毒害古树、非法采伐等违法行为,引导全社会增强保护意识、形成保护合力。

“《条例》的出台有效解决了古树名木保护法律法规不完备的问题,实现了对古树名木相关违法违规行为的有效监督,将为古树名木保护提供更坚实的法治基础。”国家林草局生态保护修复司副司长刘丽莉说。

古树名木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是十分重要的物种资源、景观资源和生态资源。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是关乎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传承的一项系统工程。近年来,从关注生存到重视保护,再到注重传承与发展、确保科学管护,我国对古树名木的认知和保护理念不断深化。

2019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将保护古树名木作为专门条款,成为国家依法保护古树名木的里程碑。2022年,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发布,全面摸清了我国古树名木资源家底。

近年来,多地已出台古树名木保护办法。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沙海江介绍,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严格执行《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条例》,编制实施了《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规划》,出台了古树名木评价、日常养护等6部地方标准规范,让古树保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将古树名木保护纳入林长制考核,认真做好巡查巡护和日常养护,对衰弱和濒危古树进行抢救复壮。

为落实《条例》的各项要求,刘丽莉表示,要全面摸清全国古树名木健康情况,研究高效的调查监测技术及方法,建立起完善的监测体系,构建完善的电子档案和智慧管理系统,有机集成古树名木养护、复壮、巡查、专家诊治等信息,开展“一树一档”“一树一策”管理,实现精准化、科学化、智慧化保护。形成树木健康管理监测评价体系、预警安全体系和健康干预体系,定期邀请专家对古树名木进行“健康诊断”,及时掌握树木健康和生存情况,出现健康问题时及时发现和救治。同时,要严厉打击毒害古树、非法采伐等涉古树名木违法犯罪行为。

为充分利用珍贵的绿色“活化石”资源,各地将通过建设古树名木公园、古树名木数字博物馆、古树名木游线等,为公众提供方便、友好的科普体验,更好地发挥古树名木的历史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引导全社会增强保护意识。

“未来,随着保护制度的不断完善、科技支撑的持续加强、执法监管的更加严格,全社会共同保护古树名木的良好氛围必将日益浓厚。”刘丽莉说。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以路治沙绿生金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