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副教授,王涛针对密集、高动态等复杂环境下的检测需求开展了实时准确的安全事件预警、多目标检测以及识别跟踪等智能感知技术研究。
在智能感知技术研究中,融入多种类型雷达,就是其创新探索的重要一步。在感知数据处理方面,王涛基于多种类型雷达和高速摄像头的感知数据研究特定目标特征信息提取技术,提升了智能感知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在信息融合领域,他基于多类型传感器监测网研究多种场景信息融合技术,构建全方位智能感知体系。
智能交通主要研究高动态环境下现代智能感知系统如何解决道路运行中各种难点和痛点问题。在高动态交通环境下的路测实验中,除车载雷达感知技术外,路侧高位的检测感知也是王涛的研究方向,该方向的相关研究可实时监测道路拥堵情况,可为红绿灯控制优化提供重要信息。针对毫米波雷达的检测数据,王涛设计的相关算法通过实测可实现指标:停止线后40辆以上车辆排队,误差小于4辆车,并通过毫米波雷达检测自动识别红绿灯功能。
智能安防是在复杂环境下的融入雷达的智能安防预警系统,可以更好的提升检测水平,保护大众安全。目前,王涛的科研成果,已经走向了智能安防领域,目前已经在部分高铁铁路得到了应用和检验。在行人检测方面,实现了检测距离200米,行人越过铁丝网围墙行走1米后识别行人,虚警12至24小时一次;在室内人员检测与定位实现了人员检测距离分辨率0.15米,人员检测准确率98%以上,人员定位精度0.1米,同时实现了在密集人员场景下的人员异动检测。
2019年11月,王涛进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2020年起,他每年承担“雷达系统与应用”“智能雷达信号处理”本科课程以及 “雷达原理与应用”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也是本科专业必修课“雷达系统与应用”的课程负责人。
在学校、学院的领导和支持下,王涛与系内老师一起完成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工程认证自评报告和进校考察,参与完成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20版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主要负责完成或修改“雷达系统与应用”和“智能雷达信号处理”的教学大纲。因业绩优秀,2020年和2022年,王涛被评为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优秀教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与遥感工程学院供稿)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