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5分钟出餐、24小时营业,河北省唐山市——

智慧无人餐厅 美食无需久等

本报记者 史自强    2025-02-19 08:49:10    人民日报

 

一位顾客在河北省唐山市智慧无人餐厅外准备扫码进店。
史自强 赵 亮摄影报道
 

在唐山市智慧无人餐厅内,炒菜机器人制作的菜品出锅。
史自强 赵 亮摄影报道

 

一间餐厅,没有服务员,没有厨师,也没有收银员,顾客有什么样的用餐体验?河北省唐山市新推出智慧无人餐厅,让市民和游客感受到“科技改变生活、智慧点亮城市”的妙趣。

刘杨是社区内智慧无人餐厅的“常客”。“走,带你体验一把!”来到唐山市路南区国防楼社区餐厅门前,刘杨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使用手机扫码开门。

餐厅面积约有10平方米,配有2台炒菜机器人、1台冷柜、1台微波炉、餐具柜、厨余和餐具回收桶等,并设置了简易用餐吧台。

刘杨化身“主人公”,开始了“一肩挑”的演示:触摸屏上勾选心仪菜品,手机扫码支付,冷柜取出对应号码的配菜盒,打开密封包装,加入佐料包,将配菜盒整体放入炒菜机器人,然后选择相应的炒菜程序。

记者看到,菜单包括川香回锅肉、麻辣鸡块等炒菜,以及什锦炒饭、炒饼丝等主食,有近20种选择,价格均在10至25元之间。

炒菜机器人不仅高效精确,而且发挥稳定。各种菜品都标明了烹饪时间,如麻辣鸡块292秒、生炒鸡183秒等,顾客从下单到取餐总共只需5分钟左右。

刘杨现场下单了一份干烧双菇,炒好后,打开柜门的那一刻,香气扑面而来。“肯定比我自己做的好吃,比一些餐厅的味道也好。”刘杨说:“如果家中来客,炒3个菜带回家,总共也就几十元,比下馆子划算得多。”

在取餐的同时,炒菜机器人也会同步提示顾客及时“洗锅”,只需在屏幕上点击一下,即可自动完成清洗。用餐完毕,将餐具放入回收桶即可。

智慧无人餐厅不仅出现在社区内,也为景区游客提供了新选择。坐在落地窗前,欣赏着窗外的蓝天白云、湖光山色,品尝着热气腾腾的美食,来自天津的游客陶然在南湖边的智慧无人餐厅里享受着“慢时光”。

唐山市南湖·开滦旅游景区是一家5A级景区,景区内设有一家智慧无人餐厅。与社区店不同,景区店采用了集装箱的新潮设计。考虑到景区客流量,景区店面积更大,并额外增加了自动烤肠机、自动咖啡机等。“24小时营业的智慧无人餐厅对游客来说很友好,大家不用为了赶饭点而中断脚步或刻意改变行程,提升了旅途的舒适度。”陶然说。

自由灵活的供餐时间,呼应了越来越多新就业群体的诉求。在国防楼社区附近工作的快递小哥刘园说,因为收派件的原因,遇上件多的时候,常常错过饭点,等到想起来吃饭时,不少餐厅又已歇业。“智慧无人餐厅提供了一种新选择,现做现吃,绝对热乎!”刘园说。

智慧无人餐厅虽小,但串联起了商品识别、无感支付等多项前沿技术。“前端无人化的运营模式,可有效降低人工、运营等方面成本,助力规模化经营。”唐山文旅集团文旅·云餐智能餐厅项目负责人赵质洁说。

多家智慧无人餐厅的背后,是一个高效运营的中央厨房。“食材在食品车间里统一处理,清洗掉农残,然后切片、包装、统一配送。”唐山文旅集团文旅央厨公司生产部部长王超说,“若前端餐厅出现食材短缺,我们的系统后台会弹出提示,随后及时补充。增补食材的同时,还会回收已经使用过的餐具,送回中央厨房统一清洗消毒,并将清洁餐具补充到餐厅的消毒柜存放,同步进行二次消毒。”

智慧无人餐厅冷柜内的食材最长存放48小时,以保证新鲜程度。可没有服务员,如何知道菜品是否受到顾客青睐呢?王超说:“大数据会告诉你!”

在智慧无人餐厅所消费的菜品在系统后台会完成数据积累。供应方据此可有效掌握、分析顾客口味偏好,及时调整供餐种类,满足市民消费需求。“我们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将景区店内点单量较少的土豆丝换成了年轻人和孩子们更喜爱的菠萝鸡丁等,通过动态调整,做出最受欢迎的菜。”王超说。

截至2024年12月,唐山文旅集团已在全市开设6家无人餐厅,目前共计售出各类菜品3100余份。

 

《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9日 第 16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这座高铁站有超多“黑科技”
下一篇:常压下镍氧化物具高温超导电性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