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山西省阳高县持续探索“四个一”多元共治新模式

2025-04-17 10:55:01   

近年来,大同市阳高县聚焦“基础设施标准化、工作制度规范化、实体运行高效化”的工作目标,将综治中心作为开展平安建设、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的重要平台和基础阵地,全面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着力打造“一窗式”诉求受理、“一体化”调度指挥、“一站式”矛盾调处、“一张网”多元共治新模式,努力打通矛盾纠纷化解“最后一公里”。

 

 

“一窗式”登记受理。聚焦功能集成、业务协同、运转高效等核心能力建设,整合各方社会治理资源,优化综治中心配置,实现“一个中心、一体运作”。将综治中心、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深度融合,设立无差别接待受理窗口,提供调解、援助、仲裁、信访等服务事项,“一窗式”受理群众提出的各类诉求。办事群众可在受理窗口进行咨询并表达诉求,工作人员根据其诉求,准确区分群众反映诉求类型,严格依法分类,将其精准分流至矛盾纠纷调解室、“三官一律”工作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室或相关部门,分头受理、精准办理,实现“一窗受理,全量分流,多元化解,闭环管理”。同时,由坐班值守律师或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接待工作,为群众免费提供“订单式”法律服务,依照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解疑释惑,积极参与疑难案件化解。

“一体化”指挥调度。按照“集中办公+协同联动”形式,实行一体化调度管理,推进调解、仲裁、行政复议、法律援助等业务在综治中心实质性办理,实现各类矛盾纠纷和利益诉求全链条解决。强化“接诉即办”工作模式,全县26名副处级领导干部轮流全天候坐班接访,严格按照“三到位一处理”工作要求推动问题实质解决。对应受理未受理、应办理未办理或受理办理超期、回访不满意的矛盾纠纷,通过下发工作提示函、交办函、督办函等进行跟踪督办。同时,推进综合智治“一体运作”,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综治视联网、智慧网格APP等信息化设施作用,实现对辖区内人、房、企、事、物等各类信息的实时采集、智能分析和精准研判,基本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

 

 

“一站式”矛盾调处。通过整合部门资源,汇集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住建、人社、自然资源等16个部门,配备31名专职工作人员,采用“常驻+轮驻+随驻”方式进驻,实行“中心吹哨、部门报到”联动联治工作机制和“首办负责、即接即办、分流转办、跟踪督办”运行机制。按风险等级将矛盾纠纷划分为“红橙蓝”三色,采取当场处理的自办、涉及部门的转办、多个部门的联办、疑难问题的督办等方式,严格限定办理和反馈时限,强化跟踪督办,实现事项办理闭环管理。同时,持续完善警调、诉调、检调、访调、仲调“五调”对接机制,着力打造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人民调解的实战平台,为群众提供全链条、全方位的解纷服务。

“一张网”多元共治。持续探索“一网统筹、多方联动、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模式,带动治理“抱团走”,绘好治理“同心圆”。以“网格化”为抓手,科学划分528个网格,按照“1+3”(每个网格1名网格长为负责人,1名兼职网格员、1名网格警务员、1名网格辅助员)的模式配备网格治理队伍,统筹全县168名民辅警、43名法官、34名检察官、6名律师、30名专职调解员、587名兼职调解员等政法力量融入网格,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宣传,及时主动发现各类矛盾风险,形成“五员进网”的工作机制。同时,广泛发动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等多元社会力量入网入格,形成排查矛盾纠纷的强大合力。持续用好“人民调解十法”“三心”“三勤”工作法,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优势,把一批小矛盾、小纠纷化解消除在小、化解在早。

相关负责人表示,阳高县将扎实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实战化运行,实现群众诉求“一站式”解决、“最多跑一地”。(阳高县综治中心供稿)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2025年中国皮划艇马拉松公开赛首站(四川・巴州站)即将开启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