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第三届中国—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在南宁举办

庞革平    2025-04-01 17:16:41   

4月1日,“共享非遗盛世”非遗展演活动在广西南宁民歌湖景区开幕,这是正在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周的重要活动内容之一。

本届中国—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活动以“山水相连文明互鉴”为主题,聚焦非遗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汇聚中国及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国家非遗精品,联动中国吉林、新疆、云南等区外非遗资源,打造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合作新平台。

当天的展演,汇聚了来自东盟各国的传统表演节目以及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节目,首次邀请广东普宁英歌舞团队到广西表演,与壮族会鼓、藤县狮舞、侗族大歌等广西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同台展示,以艺术的语言生动诠释文明互鉴的丰硕成果。非遗巡游环节,南宁花婆赐福、宾阳游彩架、木偶戏、民族器乐表演等节目,与藤县狮舞、英歌舞、象脚鼓舞等动态巡游表演相结合,所到之处围满观众,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广西三月三”民族风情。

活动现场的非遗集市设立了“茶语·茶食”“锦绣中华”“四大名陶”“东盟风情”及“嗦粉盛宴”五大展区,涵盖茶艺品鉴、传统织锦、名陶展览、东盟手工艺及特色美食体验,全方位展现了非遗技艺的当代生命力。

据了解,本届中国—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期间,主办方还在南宁戏曲博物馆、邕州剧场、广西民族大学等分会场,围绕“共享非遗盛世”“展现非遗之美”“传承非遗之魂”“打造非遗之市”“游历非遗之趣”五大主题,举办“邕州学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成果展、中国—东盟戏曲文化交流主题展、中国—东盟非遗交流会、“大师来了”非遗大讲堂等活动,全景呈现非遗活态传承成果,为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中国—东盟区域文化旅游枢纽注入文化新动能。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互联互通 加速芜宣一体化
下一篇:韩城市税务局启动第34个全国税收宣传月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